猛犸象

收藏鉴赏二十五种珠宝玉石鉴定八大要素


1、折光率

这是观测的第二步,其目的是在估计被测珠宝的折光率范围后,使可怀疑的矿物数再缩小。鉴定者可以从光泽大致估计出这个矿物的折光率范围,光泽强折光率也就越高。具有金刚光泽的珠宝,其折光率超过折光仪刻度尺的最高范围(1.80);而具玻璃光泽者,其折光率在1.8---1.5之间。和已知折光率的珠宝比较,光泽的相同性可以很快帮助鉴定者把未知珠宝按折光率或光泽归类。具有蜡状、油脂光泽的珠宝,其抛光面一般较差,丝绢光泽说明或许有很多的真状包体。

2、颜色亮度

珠宝颜色有鲜亮和暗淡的差别,为了鉴别目的,根据颜色亮度人为地分出亮色、中等、暗色三级。例如,呈现亮绿色的宝石只有祖母绿、翡翠、翠榴石;染色的或有衬底的组合宝石。当把透明平面宝石的平顶朝下防在白纸上转动时,于宝石腰围若出现红环,则暗示以石榴石为顶的双组合件。从深色调的鲜蓝宝石发出红色闪光,可以认为是合成尖晶石或黝帘石的变种坦桑石。

3、色散

这一观察步骤的目的是把一些用肉眼观察到色散强(耀眼、闪光)的珠宝及代用品,如钻石、锆石、榍石、翠榴石、金红石、合成金红石、钛腮矿(钛酸腮)及某种玻璃等从其他珠宝区别出来。

4、解理

有明显解理的只有钻石、托帕石、锂辉石及长石。

鉴赏课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ly/57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