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象

收藏鉴赏古陶瓷收藏必看篇论古瓷的微


微观痕迹鉴定的科学依据

痕迹一词依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年版《辞海》的解释是:“事物留下的印记、迹象。”经多年研究,我发现古旧陶瓷器上存在着很多痕迹。根据这些痕迹不同的形成原理,可以将这些痕迹分成自然痕迹(也可以称为自然老化、氧化痕迹)与人为痕迹两大类。人为痕迹又可以细分为工艺痕迹、使用痕迹及人为做旧痕迹等。

古陶瓷自然痕迹论证:

在自然环境下古旧陶瓷器会不会产生痕迹?对这个问题是应该首先需要论证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运动中遵循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遵循着由生成、发展到衰亡的规律。陶瓷器属硅酸盐物质,它也将遵循上述规律,在运动中因化学作用也会由量变到质变,由此物质转化成彼物质。物质在转化的过程中,它必然要呈现各种表征。所以说古瓷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产生自然痕迹。经研究,截止到目前为止,在古瓷器上共发现了九大类数十种自然痕迹。大量的实物证明古旧陶瓷器确实会自然生成痕迹。

各种自然痕迹具体是怎么产生的?它有那些种类?形态如何?研究它对古旧陶瓷器鉴定能起什么作用?针对这些论题,下面我进行具体论证:一.自然痕迹产生的原理烧成后的陶瓷器主要相组成包括:气孔;玻璃相;莫来石晶体;未熔解的石英及粘土物质的质点。陶瓷器的釉经煅烧冷却硬化为玻璃态的硅酸盐。

陶瓷实际具有极高的耐腐蚀性能。古旧陶瓷器自然痕迹的产生,首先取决于本身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属性,这是内因;在外因方面,历史上的古旧陶瓷器生产出来以后,基本上处在三种环境下:一在地下,二在水下,三在地上。地下环境有窑址、窖藏、墓葬之分。水下的古旧陶瓷器有被地下水或海水浸泡之分。地上古旧陶瓷器有民间传世与宫廷传世之分。古瓷器所处的环境不一,它们分别受着各自环境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地下古瓷器受着当地地下泥土、水分、各种微量矿物质、微量有害气体的影响。

我们知道春夏秋冬四季地表的温度、湿度都是不一样的,地下水位的高低随着四季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这就造成地下古旧陶瓷周围湿度也会不断地变化。古旧陶瓷器的釉面微观仍是有孔隙的,只是我们的视力不借助高倍显微镜观察不到它们。古瓷器的胎体又较为粗糙,毛细管、气孔较多,胎体对周围湿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周围湿度大,胎体就通过釉面及露胎部位吸收水分,周围湿度小,胎体通过釉面及露胎部位又释放水分,胎体自动保持着内部水分与外界水分的动态平衡,长年做着平衡水分的运动。地下水汽除含水分外,还含有可溶性盐碱类物质及其它杂质,水汽带着这些物质通过古旧陶瓷器釉面的孔隙及胎体内的毛细管不停的渗进与透出,古旧陶瓷器在地下少则近百年甚至上千年,其胎釉在盐碱长年的化学作用下及盐碱在胎釉内重新结晶所产生的机械力,便使古瓷器改变了以往的面貌,呈现出多种自然痕迹。

釉下气泡超高清图

水下的古瓷器也多有泥土及沙砾相伴,海水、泥土及沙砾中多含盐碱类物质,水中盐碱浓度不会是绝对平衡的,它也会经常发生变化,胎内的盐碱浓度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胎釉面是盐碱平衡浓度的出入口,水下古旧陶瓷器的化学变化原理与地下的古瓷器大同小异。经观察,水下各种古瓷器生成的自然痕迹特征与同类地下古瓷器生成的自然痕迹特征大体是相同的。传世的器物在地面上长年与空气、灰尘等接触,空气与灰尘中含有硫化物、卤化物等化学物质,硫化物遇水会转化成酸,这些化学物质对陶瓷器的釉面、胎土也发生化学腐蚀作用,也会产生类似出土器的某些自然痕迹特征。因地面较干燥,不利于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所以呈现的自然痕迹特征一般都比较轻微,但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却很大。总之,无论古瓷器处在什么环境下,这种硅酸盐物质都必然要与环境中的酸、碱、盐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一切古瓷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产生自然痕迹,这是古旧陶瓷器的普遍规律。

釉下气泡超高清图

“德视宝”便携式高清折射光显微镜,将传统便携式高清显微镜和现代高质量手机及平板电脑相结合,将观测的图像直接成像于手机及平板显示屏之上。结合功能强大的软件分析,可用于陶瓷、玉石、青铜器、金银器、书画、漆木器等文物的微观观测并记录成像。可以清晰的观测到器物的质地、微观形貌、加工痕迹和使用痕迹等特征,进而推测出器物的加工工艺、生产时代、器物年代等。AmericanoTime破口泡和烂泡:古陶瓷烧成后的漫长时间里,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瓷釉表面形成破口泡和烂泡,是老瓷器具有的典型特征之一,必须借助高倍率显微镜才能仔细观测。通过釉面出现破口泡和烂泡来鉴别新老瓷器。釉面裂纹:受多种因素影响,瓷釉表面裂纹在漫长时间里会无规则延伸和扩张,这也是老瓷器具有的典型特征之一,通过这些无规则裂纹来识别物品的真伪。

鉴赏课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jj/60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