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每个时代,都有一座记忆的灯塔。那么犹有余温的上一个年代里,倪萍就点亮了一代人最温暖、最美丽的记忆。
好像是在她主持春晚温暖的笑容里,我从少年走到现在;可在时光流逝中,不知不觉很多人才突然惊觉,倪萍已经离开了那个舞台很久很久。
她是谁?她是央视名嘴、一代“台柱子”、父母辈心目中的女神;也是突然销声匿迹、时不时被媒体捕捉到邋遢形象、走形身材的“过气明星”。
直到她走上《朗读者》的舞台,将这些不为人知的岁月在讲述中为众人徐徐展开。我们才知道,她是一个不幸而伟大的母亲,一个坚强而执着的女人,一个背负着孩子生命与希望奔波突围的勇士。
年除夕,倪萍却遭遇了她人生最大的“劫难”——为她带来幸福与希望的孩子,被诊断出了可能影响终生、甚至危及生命的白内障。
这是倪萍央视舞台的告别曲。这一年春晚舞台上,她的笑容依旧温暖端庄,可这背后是众人无法看到的、源自一个母亲内心惊涛骇浪般的巨大苦痛。
当褪去了明星的荣耀、央视主持人的光环,倪萍只剩下一个与现实对峙的身份——母亲。
消失于主持人岗位的十年里,倪萍更多的投身于影视作品、商业演出。没有人知道她“捞钱”之后,经常彻夜不眠到凌晨,坐4个小时的车带着孩子去看病。而每次儿子去检查时候,心惊胆战又充满渴望的她又夜不能寐、食不下咽。而她,也对自己承受的苦难沉默不语。
我曾在新生儿特护区见到过这样一幕,主治医生劝告一位父亲,告诉他孩子已经没有治愈希望,让他带孩子回家。这位父亲一遍遍央告着医生,一次次在电话中央告亲友找特殊治疗需要的、非常稀缺的药物。
当得到一个亲友的肯定答复后,这位父亲几乎是满怀希望的对医生说:“再试一次,最后一次!”医生低声叹了口气,整个特护区都是一片同样的沉默。
可怜天下父母心!从高高在上的“央视一姐”,到投身“下海”去捞金,兼之被拍到身材发福、满脸憔悴、街头吸烟、深夜迟归……每一次被镜头捕捉到不修边幅的形象、讽刺与挑剔、质疑与嘲笑之后,都伴随着当头袭来的暴风骤雨。谁不爱惜自己的羽毛?可作为母亲,都愿意以全身骨血为孩子遮蔽风雨。
倪萍的姥姥曾告诉她: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人命不是撂下(放弃),而是咬着牙挺着,挺到天亮。好事来了预先打个招呼,不好的事咣当一下就砸你头上了,从来不会提前通知你!能人越砸越结实,不能的人一下子就被砸倒了。
姥姥是位睿智的老人,倪萍也是个了不起的母亲。三段全情投入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的感情、一个让她敢于奋起与命运搏斗的孩子、一段起伏跌宕的人生经历。
她曾经迫于现实黯然离开,现在拨云见晴淡然归来。
还好还好,在被爱情与婚姻抛弃之后,在被命运车轮碾压过之后,不能被打败的她赢得了孩子的生命、赢得了与现实的对决、更赢得了看似坎坷的人生。
她的儿子终于长成了斯文俊秀的少年,她自己也可以卸下重负,平静地、坦然的和大家谈谈这十年来的风雨。
有次面对镜头,倪萍说:“如果有来世,不要爱情,不要孩子,不要父母,就想一个人过……”简简单单一句话,却是惊心动魄的一生经历。很难想象她经历过什么,却不难体会这句话背后的酸楚艰辛。
现在的倪萍,似乎比十年前更接地气。她会因为没完成对小观众的许诺而道歉;会把粉丝错认为她是斯琴高娃或鞠萍而当成笑料自嘲;还会在栀子花开的时候想念姥姥想到流泪。
不管是主持人倪萍,演员倪萍,还是作家倪萍,画家倪萍,亦或是段子手倪萍,她在公众的视野中也许只是一个盛装出席的过客。但母亲倪萍,却自始至终以最平凡又最无私的爱守护着自己的孩子。
赞赏
长按白癜风治疗方法最好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jn/2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