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107/5824577.html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70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也锻造形成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为了铭记那段气吞山河的壮烈历史,省委老干部局联合河南广播电视台东方今报·猛犸新闻策划推出《抗美援朝70周年气壮山河的凯歌》特别报道,采访了6位河南志愿军老战士,通过他们的故事再现那段峥嵘岁月。没有人生而无畏,只是选择无畏,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永远铭记的胜利。向最可爱的人致敬,向新中国致敬,向世界和平致敬。“难以想象的艰难!不敢回想的当时的情形,却又忍不住一次次回忆。”年10月23日上午,在漯河市源汇区泰山南路一栋老旧的临街房三楼一间民房里,坐在老式木制沙发上,90岁高龄的郝吉祥老人,提起抗美援朝的经历,忍不住泪湿了眼眶,“太多的战友离我而去,其中就包括你们熟悉的邱少云、黄继光。不仅如此,邱少云被烧死时,我离他只有米。为了战争的胜利,我们不能救他,只能忍着眼泪,很多战士嘴唇都咬破了。时至今日,我梦里还经常会出现那个场景。”抗美援朝,第一仗持续了8天年3月上旬的一个凌晨,郝吉祥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4师师直重炮连,跟着大部队乘火车开始向朝鲜进军。3月下旬,经辽宁省安东(今丹东)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入朝后气候骤变,气温降到零下二三十度,我们都没有带大衣、手套等御寒备装,有的战友还穿着单鞋,很快大家的手脚都被冻伤了。”郝吉祥老人告诉记者,到朝鲜前线后,进入战场的腹地,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炮弹坑,地上一片焦黑,几乎看不到一块干净的地方,“被炸死的朝鲜老百姓也是随处可见,处处弥漫着战火的硝烟。我那会儿满心都是对敌人的仇恨,就想着赶快加入战斗,多消灭一些敌人。”郝吉祥回忆,当时,战事相对很顺利,经过第一至四次战役,不仅解放了汉城,还把美军打回到“三八线”以南。郝吉祥所在的44师作为15军的前卫师,入朝第一仗便是参加了第五次战役。进入朝鲜后部队改为徒步行军,行军途中一片冰天雪地,每天步行40公里左右,一直走了18天才到达指定地点。期间,经常遇到美军飞机的轰炸。“4月下旬,部队渡过临津江,参加了第一阶段作战。在敌机疯狂轰炸和强大炮火的严密封锁下,我们重炮连和战友们向三八线以南、汉城以北的涟川地区发起猛烈进攻,当时是美军第3师在防御阵地。一夜间,我们就夺占了敌4个高地。随后,美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进行了8次反扑,均遭到我军猛烈反击,敌人伤亡惨重,被迫节节后退。我们乘胜追击,一直把敌人赶到汉江以南。”郝吉祥说,至此,历时8天的第一阶段作战首战告捷,在这次战斗中,郝吉祥所在的师荣获志愿军总部颁发的“出国作战第一功”锦旗一面。上甘岭战役中,我一炮打死52个敌人郝吉祥说,在朝鲜使他终身难忘的是参加“上甘岭战役”。上甘岭位于三八线以北约30公里处,因一片连绵的山地中坐落着一个名为“上甘岭”的小村庄而得名。上甘岭的左侧是五圣山,右侧是西方山,两山唇齿相依,扼守着朝鲜南北交通的咽喉,俯瞰美军控制的金化、铁原地区,是我军战略防御的重要支撑,更是敌我双方的军事要塞,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就发生在这里。年4月的一天晚上,44师趁夜色接防西方山阵地。防御阵地的正前方是美军第7师和“联合国军”的部队,郝吉祥所在的连部阵地位于西方山.7高地,距美军仅有米。西方山防御作战从年4月打响到12月结束,历时8个多月,是“上甘岭战役”的前奏和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连是重炮连,所谓重炮连,其实武器装备仅有两门M2型毫米化学迫击炮,是二战期间美军装备的一种重型迫击炮。最初是装备化学部队用来打化学弹的,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将这种炮装备给了国民党,多使用常规炮弹。”郝吉祥介绍说,这两门迫击炮是年解放洛阳时缴获国民党的武器,最大射程米,最大射速20发/分钟。“这样一门炮需要7个炮手,一炮手装弹,二炮手瞄准,三炮手传递炮弹,还有负责炮车、炮身和炮架的。当时我担任重炮连炮一排炮班长,就是一炮手,主要负责装弹,一发炮弹重25磅。”郝吉祥说,有一天傍晚,他和战友发现了一小群敌人在修桥,赶紧将这一情况向上级汇报。由于一开始敌人不多,上级命令先不要开炮,继续观察。“因为炮弹都是国外制造的,数量有限,战士们特别珍惜,我们的目标是绝不放空炮,每颗炮弹都要打的有价值。”郝吉祥说,过了一个多小时,发现修桥的敌人越来越多,连长命令瞄准向敌人开炮。郝吉祥记得很清楚,他那一炮打死了52名敌人。“因此,我们部队荣立了二等功,我也被火线提拔为炮一排排长。”米外,我亲眼目睹邱少云烈火中牺牲郝吉祥和黄继光、邱少云都属于15军,郝吉祥是44师,黄继光是45师,邱少云是29师。“因为我们炮连是配属步兵行动,也就是专门掩护步兵的,所以黄继光和邱少云的部队经常从我面前经过,时间长了,也就是认识了。”当时黄继光和邱少云的部队负责进攻,郝吉祥所在的重炮连负责用炮弹掩护他们冲锋。“当时我们都在五圣山前沿阵地,我在西方山.7高地,黄继光在我东边米左右的山头,邱少云在我右前方四五百米的山头上。”郝吉祥说,邱少云当时26岁,他所在连队的任务,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高地上的敌人,把战线向南推进。但我军阵地到高地中间还有3千米宽的开阔地,成了敌人的炮火封锁区。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个敌人措手不及,上级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年10月11日夜里,邱少云和多个战友在敌人阵地前沿开始潜伏,他所在的排潜伏在距离敌人前沿阵地仅60多米的蒿草丛里。“10月12日中午,敌人突然向潜伏区逼近,为了掩护潜伏部队,指挥所命令我们用炮对敌人进行打击。敌人遭到我们的打击后出动飞机侦察,并发射燃烧弹。”郝吉祥说,当时敌人并没有发现潜伏的战友,只是在盲目的发射燃烧弹进行观察。其中一发就落在邱少云身边,草丛立即就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棉衣也燃着了。“为了不暴露目标,他没有自救,咬着牙坚持了半个多小时,一直到最后牺牲。战士们在邱少云献身精神鼓舞下,当晚攻占了高地,全歼美军1个加强连。”“我在望远镜里看到了潜伏的山头上燃起大火,看到火星溅落在他的身上,看到他自己把双手插进泥土里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郝吉祥老人说,那一幕,自己心如刀绞,至今难忘,他和看到这一幕的其他战友都只能死死地咬着嘴唇强忍着不喊出来、不哭出来,很多人都把嘴唇咬出了血,“战斗结束后,我们找到了他的遗体,皮肉都烧焦了”。黄继光是四川人,个子不高,操着一口的四川话,当年21岁,年龄和郝吉祥差不多。“他当时是一个连的通讯员,由于我在四川剿过匪,也会说四川话,所以我们交流时候感觉很亲切。当初在一起并没觉得他有什么特别之处,觉得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后来得知他英勇堵抢眼牺牲了,我难过了很久。”郝吉祥告诉记者,听战友们说,发现黄继光的遗体时,他还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双手死死的抓着身边的麻袋,腿被打断,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因为血都在冲锋的路上流光了。”给秦基伟递过望远镜,李德生亲口要把他留下郝吉祥老人告诉记者,志愿军十五军军长是秦基伟,他先后见过多次,都是来重炮连视察工事的。“期间,还给他递过望远镜。我们知道他有个绰号叫‘秦大刀’,但不敢喊。他虽然是个首长,却十分和蔼可亲,对我们这些普通战士嘘寒问暖。”“上甘岭战役中,因为我们担负着掩护的任务,所以是提前进入阵地、最后撤离的队伍,仔细算下来,我在上甘岭整整待了8个月。最后撤离上甘岭时,把阵地换防给了12军,当时的副军长李德生亲口提出,希望我留下来,因为熟悉情况,了解地形,了解敌人的作战习惯,而且炮打得好。”最后,因为郝吉祥当时身上带伤,李德生专门派车把他送回了部队。年1月,“上甘岭战役”结束后,郝吉祥被选调回国,先后在解放军西安炮兵预备学校和锦州炮兵学校学习深造。年8月,炮校毕业的郝吉祥被分配至志愿军第1军第7师炮兵团,由于该部队还在朝鲜,郝吉祥再次入朝。同年10月,郝吉祥随部队回国来到驻地河南省信阳市明港镇。上世纪60至70年代,郝吉祥先后在漯河市兵役局、漯河市人武部、禹县人武部等部门工作,目前已经离休在家安享晚年。“我从小就喜欢听父亲讲他打仗的故事。现在,他还经常去街道、社区、学校开展公益活动,把传承红色基因当作自己的责任,通过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告诉孩子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采访中,郝吉祥的儿子郝河山告诉记者,由于父亲是一名炮兵,落下了耳背的毛病,如今说话要和他扯着嗓子,但他听到后总是微笑着回答,“老爷子心态很好,每天除了看看报纸就是喜欢摆弄一些花花草草。用他的话说,现在的好日子是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共产党创造的奇迹,他一定要好好活着,争取看到更多的奇迹。”人物资料郝吉祥,年3月出生,年3月入伍,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26旅重炮连战士,陆军第15军44师师直重炮连班长、排长,陆军第1军第7师炮兵团迫击炮连连长等职,六级伤残军人,现为漯河市源汇区离休干部。年12月至年7月,在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荣立二等功4次,荣立三等功4次。年3月至年7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国际三等功2次。在战争年代和建国后,曾数10次受嘉奖。来源:猛犸新闻客户端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ly/5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