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猛犸象 > 猛犸象的繁衍 > 83天自驾美国50州,竟比蹲在家里三个月
当前位置: 猛犸象 > 猛犸象的繁衍 > 83天自驾美国50州,竟比蹲在家里三个月
两年前,背包客情侣档远夏
结束了他们的终极美国公路旅行
83天,逆时针环美50州
英里,催生了18篇旅程记录的点滴
对此,他们说:
“这许多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
是在几年之后,心里才渐渐浮现出某种对过去的自己的难以置信:
哇,原来我还干过这么牛逼的事。”
今天,就请他们来讲讲
这83天的终极旅程
以及他们在路上“后知后觉”的感悟
▼
两年前的今天,我们在午夜驶上斯坦福的棕榈大道,结束了走遍美国50州的终极公路旅行。
两年后的今天,我们来分享终极公路旅行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是总结,也是终于填上这个拖了两年的天坑。
年8月17日,我们从旧金山出发。先是分别飞去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然后开上自己的小车,逆时针环美一周,一次性走遍了美国50州。一路上,我们追着北美的秋色,花去了整整83天,最终在11月7日返回起点。
从预告篇开始,我们在两年时间里陆续写了18篇文章。英里的旅途点滴,沿路无数故事和风景,都在将近九万字和六百多张照片里。总有小伙伴来调侃:简直可以出本书了。
书总要有个结尾。这篇总结,就是我们为终极公路旅行系列画上的句号,顺便也回答来自大家的各种疑问。
美国本土
夏威夷
阿拉斯加
缘起
终极公路旅行的诞生
为什么要有这次旅行?
红叶。
就这么简单。
作为风光狗,我们惦记美东的红叶季已经好多年。然而住在加州,意味着所有红叶区都远在自驾半径之外,意味着不能说走就走。假要提前请,机票要提前买,一切计划都要提前做好,更别说机票和租车的开销。
然而秋色却未必按计划降临。每年气候不同,叶子变色的时间能有前后两周的误差。再完美的计划轻易就会落空,要么树叶尚绿,要么只剩枯枝。就算叶子红了,万一赶上一个凄风冷雨的周末,还是白跑一趟。
我们一直在心动,一直怕扑空,终于在年下定决心:请长假,开车去,一网打尽美国的秋色。
最初的计划,是反走我们年33天横穿北美的路线。从加州北上西雅图,沿北方边境一路杀到北密歇根,然后东进新英格兰,南下蓝岭,一次走遍三大红叶区。
科罗拉多,意外收获
新英格兰,农场落叶
两个海外州的行程,则相对有些凑巧。阿拉斯加是因为有航司礼券即将过期,九月初又是高纬度苔原的秋天,刚好在本土的红叶季开始之前。夏威夷则是真正说走就走的旅行,全因为Lyra查到了意料之外的便宜机票,便脑子一热加了这么一段。
我们的计算完美无缺。八月底没有季节性的夏威夷,九月初在阿拉斯加遇见北美洲最早的秋,月中回到本土,经过冰川国家公园和南北达科他,月末到达最关键的秋色圣地北密歇根,十月上旬游玩新英格兰,中下旬在蓝岭结束追秋之行,最后沿南线返回加州。依照往年的经验,刚好在每个赏秋地都能赶上红叶最盛的时刻。
黄石公园,野牛走过大棱镜泉
北密歇根,秋水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等我们从阿拉斯加返回西雅图,却听说北密的气温居高不下,枫叶季将要比往年迟到两周左右。意料之外的坏消息打乱了之前的计划,不过倒再次证明了自驾的优越性。方向盘在手中,油门在脚下,整个美国任我们纵横。
忽然多出来的半个月时间,给我们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那就边走边想吧。Eric开着车,Lyra划拉着手机上的地图,还没离开华盛顿州,我们就有了主意:既然刚去了夏威夷和阿拉斯加,为何不趁时间宽裕,自驾一笔画本土48州,搞个走遍美国的大新闻?
夏威夷日出
行程一下子丰满起来。我们查了查科罗拉多的黄叶近况,果断放弃了冰川国家公园,南下黄石大提顿,在最好的时间抵达了落基山脉(这里的秋色也成了此程最大的惊喜)。一路且行且计划,靠着无穷大的脑洞与不怕苦的司机,竟然真的完成了一次走遍美国50州的成就。
阿巴拉契亚,秋色山谷
这83天里,我们停留最久的是阿拉斯加州,15天(本土则是科罗拉多8天),最短的是西弗吉尼亚,不到4英里。靠着精密的计划,50个州要么正好路过,要么有明确的目的地,没有一个是绕路为刷而刷。
每经过一个州,我们都会在当地寻觅一张有特色的明信片,连同一张自印的远夏明信片,在这个州的邮局寄给自己。50州+首都华盛顿特区,张明信片,竟然全数被不靠谱的美国邮政寄达,成为了这次旅程最好的纪念品,和最忠实的见证。
北美最高峰日落。
走遍美国的张明信片
账单
自驾的开销,真的比家里蹲还便宜
自从我们开更终极公路旅行系列,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没有之一)就是预算。
其实,我们出行从来不做预算(但也从来没破产过——下文很快就会解释了)。不过旅程中,我们会认真记录每笔花销。因此,这里有一份非常详尽的账单可以分享,83天究竟花掉了多少钱,都花在了哪里。
以下是两个人的费用,机票等请自行除以二。
83天的旅程下来,总支出.26,平均每天不到。其中夏威夷的11天最贵,一共.87(含机票)。阿拉斯加也不便宜,15天花了.67(不含机票)。在美国本土自驾的57天,开销是.72。
全部开销分成了七类
具体的费用我们分成七类:机票、车、汽油、住宿、餐饮、游玩、杂项。吃住行中,行果然占了大头,机票、车与汽油加起来,刚好超过总支出的一半。
其中机票项目()最简单,只有加州到夏威夷往返及岛间航班(阿拉斯加的机票来自朋友马上过期的航司礼券)。
车(.78)包括在夏威夷11天的租车费用.89,在阿拉斯加与两位旅伴分摊的15天.89,以及自家小车的折旧(对,连这个成本我们都计算了)。按我们后来卖车的价格估算(买卖价差除以总里程),每英里折旧大约8美分,我们在本土自驾的英里,相当于花掉了。
加油一共花去.31,其中美国本土.38。Eric开车简直不能更省油,我们的道奇Caliber在他脚下能跑到27MPG,相当于百公里7.8升(此处是Eric的广告,不是给Caliber写软文哟——这辆车已经停产五年了)。我们找到的油站相对比较便宜,平均下来计算美国本土的油价,每加仑大概在2.2,等于3.84人民币一升。
在住宿上(.10),我们省下了最多的钱。83天的旅程中,我们30天睡在车里,7天扎帐篷露营,10天借宿朋友家,在红眼航班上过了一夜,还有两个晚上没有睡觉,酒店只住了33晚。全程最贵的住宿在阿拉斯加Wrangell-St.Elias国家公园深处,小镇仅有一家旅馆,一晚,洗手间和浴室还是公用。幸好后两天房费打了季末折扣,而且这笔钱是和旅伴平摊。最便宜的酒店在内华达州的Laughlin,含税17。
旅程第一晚,睡在夏威夷银河下
全美国最美营地
平均下来,酒店最贵的地方还是夏威夷,我们只住了4晚,就花掉了.78。与之相比,我们在本土住的24天酒店平均只要50出头。当时我们还没开始玩酒店积分,便宜的价格几乎全靠Lyra在Priceline上Bid。在美国中西部,很多酒店入住率低,虽然门市价很高,但其实能用Bid榨出很多卖家剩余。比如在弗吉尼亚的Roanoke,一晚喜来登只花了我们62,其它快捷酒店就更便宜了。
我们的吃(.49)比起住还是奢侈多了(在本土的伙食费甚至超过了住宿)。虽然两个人平均每天不到25,但这是在一路见朋友蹭饭的基础上,而且方差极大。
开车赶路的日子里,只要酒店有自助早餐,那肯定尽量吃饱,直接免掉午饭。晚餐随便找家金拱门,打包几个DollarMenu的汉堡(从没买过套餐),或者进超市买点沙拉三明治,一天都吃不到两位数。在连金拱门都没有的山里,那就更省钱了,我们随身携带炉头气罐,煎个火腿煮盒泡面也算一顿饭。
不过一旦进了城,吃喝开销立马飞涨。阿拉斯加的帝王蟹、 新英格兰的龙虾、纽约的居酒屋、深南方的BBQ、洛杉矶的烤肉和寿司,哪里的美食都没有错过,一天轻松吃掉三位数。在城里吃到肚圆,再进山过几天清苦日子,一路上我们和我们的胃相处得可以说很愉快了。
在美国玩,最省钱的就是门票。多数的好风景都属于国家公园,80一张年票随便进。年票我们长期持有,因此在这里不计入开销。这83天的行程里,我们以拍照为主,碰巧没有安排太多游玩项目。可爱岛的SunsetCruise、阿拉斯加(只有Eric去了的)GlacierHike、猛犸洞国家公园的WildCaveTour、五大湖两个NationalLakeshore的游船……再有泡个温泉坐个缆车之类的,差不多就是这一项的全部花费了,总计.24。
最后就是各种零散开销,以寄给自己的明信片邮资为主。另外,几天睡车的中途要找地方洗澡,两周要洗一次衣服,车爆胎了要补胎,还有零零散散的过路过桥渡轮,算下来一共.34。
总开销
日均开销
帐算完啦~贵不贵?抛开两个海外州的开销,在美国本土自驾一圈57天,.72的数目平均到每天不足。即使算上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用总花费对比硅谷的生活成本,我们竟然还是省了点钱的!
旅途的前后我们都住在斯坦福旁边的PaloAlto。诞生了两个连名字都不能提的IT巨头的宇宙中心,房租可不是开玩笑的。一室公寓每月房租美元,相当于早晨一睁眼,刀就离开了钱包。平时的吃喝我们并不记账,只能大致估计。我们周末在家做饭,工作日中午买份简餐,晚上看心情下馆子、做饭或吃速冻食品,平均每天按两人30计算。衣、行、平日社交娱乐暂且不提,光83天的吃住基础开销就要。
在路上的三个月里,我们退掉公寓,扔掉了一半家当,把剩余的衣物家具搬进1.5平米的储藏间,每月只要付多租金。
就这样,我们省下的生活费不仅付清了旅费,还略有结余。
明细账单
旅行经济学
我们并不存在的预算
上文说到,我们总会被问及旅行的预算——然而答案是:没有预算。
在我们眼里,一笔钱该不该花只取决于它是否必要。如果花钱能看到更好的风景,那它就是必要的。比如各种湖上海上的游船,去看雪山冰川棕熊的小飞机,或者潜水、滑翔伞、热气球等等项目,几百美元一个人的票价,我们从来不犹豫。哪怕明天要吃土,今天也会先玩(拍)为敬。
几小时的游船一下就花掉两百多,但花这些钱一定不会犹豫
但与此同时,住宿就是非必要开销的大头。酒店不用豪华,有床有浴室,能一觉睡到自然醒,就已经非常完美。即使银行账户上有五位数的存款,我们也不会多花10美元住一家更好的酒店。事实上更多时候,我们对住宿的需求仅仅是躺平,或许再加上抽水马桶。如果能够一分钱不花,我们根本想不起来自己有张刷不爆的信用卡。于是,睡车成为了旅途中最珍贵的技能。
Caliber很小,83天的行李又着实不少。平时出门,我们把两厢车的后座放下,铺上睡垫和睡袋,就可以美美地躺平(虽然Eric的腿不能完全伸直)。但这次,各种装备塞满了后备箱,有些甚至要放在后座,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睡在放倒的前座了。
旅途进展到三分之一,我们终于开发出效率最高的睡车方法。电脑包、相机包等等一切进不去后备箱的杂物,一律放在副驾驶座上,清空后排。开车的时候,Lyra坐在后面,困了就可以倒下睡觉。晚上呢,只需要半分钟时间,Lyra头朝副驾方向躺下,Eric放倒司机座椅,两个人就可以进入睡眠状态。
这里睡觉免费
睡在漫天彩霞中
起初的几天肯定有点别扭,但很快身体就适应了这种方式。怕憋死?给车窗开条缝。上厕所?找24小时营业的连锁超市。睡哪里?很多高速的休息区都可以停车,而且很多沃尔玛都欢迎赶路的人,甚至房车,在停车场过夜。是否安全?远离城市的地方都比较安全。我们睡了一路下来,没碰到一次险情,连半夜被警察敲窗都没有过。如何洗澡?很多营地和一些洗衣房都提供投币淋浴,我们也会尽量把住店分散在几天睡车之间。最长的一次连睡9天车,中间去营地洗澡,再顺便泡个温泉,价格都不贵。
当然好朋友们的盛情招待也非常重要!美国各地都有我们在网上认识的小伙伴,或者多年未见的老同学,这次正好一一面基,在此要特别感谢他们慷慨提供的地板、沙发或床。现在我们自己有了稳定的家,只要有朋友来,也格外欢迎他们蹭吃蹭住。
如果说我们有什么旅行经济学,大概就是对自己的俭省有足够信心——即使手上有多余的钱,也不会有丝毫要找地方花掉它的冲动。因此,我们并不需要用预算节制自己的欲望。
说起来,生活不也是这样嘛。
昂贵的阿拉斯加深山旅店
一个无眠夜晚换来的清晨
最后的碎碎念
牛逼与相对论
时钟拨回8月27号晚上,太平洋时间9:28,我们从夏威夷飞回加州,正式准备开始在美国本土的自驾。
临离开夏威夷的最后几天丢了东西,正是情绪低落又因为忙碌而不能太低落的一夜。我们取回自己的车,在公路边的一家In-N-Out吃了全天的第一餐,赶回Lyra在斯坦福的办公室收拾行装。之前准备好的行李,这时一点点装进车,并且按用途分门别类。装了一半发现预先的设计不合理,又要全部搬下来重新弄,就这样折腾了一宿。
平日热闹的校园此时寂静一片,开关车门的声音,在楼与楼之间传来阵阵回响。终于,所有行李安然堆进了车厢,手表已经指向了凌晨五点。我们坐进车里,最后一次关上车门,无言对望一眼。一脚油门离开了学校。
如今,两年后的我们回想起这一夜,能记得担心行李装不下的焦虑与慌乱,能记得车在的早高峰车流里,驶入旧金山时慢慢亮起的天空。漫长旅途开始的一刻,我们脑子里都是一夜无眠的疲惫,还有对万事万物的无边担忧——有没有什么东西忘了拿,阿拉斯加的天气怎么样,今晚几点才能开到目的地,十万公里的美国车会不会坏在路上……唯独没有丝毫“我要做件牛逼的事了”的雄心壮志。
然而在写下这篇文章的此刻,我们对坐在桌子前,你一言我一语地复盘两年前的点滴细节,忽然对当时的自己充满敬佩——毕竟是顺利地环了美国一周。就像我们第一次正儿八经的约会徒步就是墨脱,Eric回去不久就跑了个全马,Lyra一个人搭车走了新藏线沙漠公路罗布泊和可可西里……这许多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是在几年之后,心里才渐渐浮现出某种对过去的自己的难以置信:哇,原来我还干过这么牛逼的事。
前一天还在夏威夷的沙滩上
转眼就在阿拉斯加披了狼皮
狰狞的表情,鹿角实在太重了
神经儿童欢乐多
每次有这种感受,心里其实还挺矛盾。一方面,这大概是岁数大了人开始走下坡路的征兆——潜台词就是如今让我再来一次,可未必还能做到。但另一方面,也许只有能让几年后的自己都感叹牛逼的事情,才是生命里最有价值的部分。
83天的终极公路旅行结束,我们另一件深切的感受,便是旅行的相对论。一天又一天走在路上的时候,虽然地球始终以同样的速度旋转,时间却仿佛被拉长了,里面填满了密匝匝的细节。如果人真正的生命是用记忆的密度来度量,旅途中的我们一定格外长寿。朝九晚五上学的一年,记忆中或许只留下些许片段,但环游美国的83天,每一天的线路、目的地和故事,仍然能轻松记起。
我们想,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
平时想不起来拍自己,全程都没怎么出镜
与Denali合影一张
与三年前同一位置的自拍相比,岁月果然是把……
摆不出什么有创意的Pose啦。
推荐阅读
欧洲第一家海底餐厅来了!荣获46项国际大奖的挪威设计团队拿出了绝活儿
BBC、CNN御用摄影师:你以为的真相往往欺骗了你
王牌特工的脸叔真的赞助了一家“间谍商店”,比Kingsman诡异多了
全球最高规格摄影展来了!全巴黎的文艺青中老年都出动了
国博惊现2万块耳环!各地的博物馆都能买到哪些神奇物件儿?
回复“目录+以下关键词”,如:,收看往期内容。
亚洲
欧洲
南美洲
北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南极
香港
台湾
日本
韩国
泰国
斯里兰卡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土耳其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英国
西班牙
美国
加拿大
海岛
户外
自驾
火车邮轮
购物
美食
酒店
摄影
签证
技巧
旅人
盘点
谈资
话题
回复“加入穷游”,查看近期热招职位。
本文为穷游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如需转载,可在菜单栏“号内搜索-如何转载”查看规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ly/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