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期松间对话现场视频年8月8日下午,第20期松间对话“画影之间”于北京市松美术馆举办。此次对话由松美术馆与99艺术网共同主办,摄影师、视觉艺术家陈漫,艺术家宋易格,松美术馆负责人王端,99艺术网副主编王姝参加了此次对谈。本次对谈聚焦陈漫、宋易格双人展“之间”,从“之间”、“肖像”、“关系”、“对比”四个角度进行探讨,多维度呈现艺术家的创作理念、观看视角,以及对艺术和文化的理解。
对谈现场从左至右:99艺术网副主编王姝;松美术馆负责人王端;摄影师、视觉艺术家陈漫;艺术家宋易格
01之间
“之间”介乎于媒介之间、观念之间、文化之间、情感之间。
陈漫和宋易格两位艺术家,一位用影像书写故事;一位用油画传递观念。不同的媒介,不同的呈现方法展现出了各具特色的视觉画面。
Q:何为“之间”?此次参展作品从哪些角度呈现了“之间”这一概念?
王端
松美术馆负责人
其实我们不难在展览中发现,两位艺术家无论是在作品题材的选择、媒介的处理,还是艺术理念和思想的交融上,都有着很多相通的地方。通过这次展览,我们想要呈现的是陈漫和宋易格两位艺术家在不同维度中对话。
陈漫的人像摄影作品非常出众,她与商业品牌、明星合作,有着很多令人惊艳的摄影作品。但在这次展览中,我们能够看到她更多纯艺术创作的作品。在她的作品中,有着很多层面的对话:东方古风和现代视觉艺术的对话;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等等。
陈漫,《繁花》系列,年,UV打印,
70xcmx9件,松美术馆展厅
宋易格在西方绘画的传统技法和当代哲思与理念中找到了一种对话。两位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媒介、不同的创作方法、不同的思想理念,找到了不同层面的对比,所以我们用“之间”这个主题来梳理此次展览的作品脉络。
宋易格,《山外有山》,年,布面油画,xcm
陈漫
摄影师、视觉艺术家
对于我来说,这次展览的作品是我从事时尚摄影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这么集中地将我的纯艺术作品进行展示。从创作媒介上来说,“之间”反映了我和宋易格在传统油画和当代摄影之间的对话。我有一个系列作品名称也叫“之间”。是三件以冰为题材的摄影作品。这是我第一次在美术馆展出的不以人物为题材的纯艺术摄影作品。
陈漫,从左至右依次为:
《之间·叁》,年;
《之间·贰》,年;
《之间·壹》,年
UV打印,x70cm,松美术馆展厅
还有一件作品名叫《金生水》,在松美术馆的天井里展示。这是一块内含金砖的大冰块。随着冰块在自然温度下逐渐融化,中间的冰砖会掉在地上。金砖上面有一串数字,是“金”这个物质的熔点。这件作品探讨了不同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态变化关系。
陈漫,《金生水》,尺寸可变冰、金属、以及亚克力底座,,松美术馆展厅
02肖像
“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在整个世界艺术史中,人像是很多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母题。
陈漫和宋易格的作品,运用不同媒介,以人像为题材进行创作,不仅呈现了人物本身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了艺术家的观看视角、创作观念和精神图式。
Q:在对人像进行艺术化表现的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
陈漫
在我拍摄的过程中,会通过艺人的表演来抓拍反映他们某个情绪时刻的瞬间。在历史中,最早对于人像的记录形式是绘画。后来摄影被发明以后,增加了一种新的记录人像的媒介。不同于现在的数码摄影,早期我用胶片进行拍摄的时候,是无法立刻看到效果的。胶片时代是一个很培养人耐心的时代。随着手机摄影功能的不断迭代,让大家感觉摄影越来越容易,也会觉得便携式的设备更优于传统的照相机。以至于我用传统的相机去拍摄时,被拍摄对象会觉得拍出来的自己并不好看。其实这是因为现在的很多手机都是自带美颜的,而我们也都生活在一种被美颜笼罩的情绪之中。
对话现场
我认为,这是人像摄影的发展史。人像摄影在高科技的帮持下,似乎变得越来越简单,它不需要任何等待、不需要耐心,甚至不需要期待。在这样的过程中,传统的形式,比如说胶片摄影,肖像油画,就变成了一种富有仪式感的创作。通过绘画表现人物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与拍照一样。在没有美颜的时代里,每个人看自己的长相,跟别人看你的长相是不一样的。同时,在不同的情况下,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和状态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一个女孩在照镜子纠正自己的表情时是一种状态,而放松下来的时候又是另一种状态,但这是她真实的状态。
陈漫,《涩》,年,艺术微喷,80x53.4cm,
拍摄艺人:周冬雨
人是多面性的,当我为明星拍摄的时候,大家看到的是他们最优化的状态,但很多时候拍出来都不像他们本人。每次拍摄,我都是作为产品经理的角色去对待每张照片。被拍摄者的要求、品牌的要求、杂志的要求、粉丝的要求……,要将所有的这些要求聚焦在一起,用一张照片呈现出来。很多人都在说“陈漫你是不是很有个性,是不是很艺术家思维,是不是很强势?”其实并不是,我一直像个乙方,把所有人的要求都满足。所以,我拍摄的时候追求的不是风格,而是准确。
宋易格
艺术家
在以人像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中,我认为最难的是如何借鉴历史,进行创新,并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
对谈现场,艺术家宋易格
Q:作为策展方,通过两位艺术家的肖像作品为观众带来哪些思考,提供哪些欣赏角度?
王端
关于肖像,一直是古今中外艺术家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两位艺术家用不同的媒介、不同的创作手法和风格表现出对于人像的不同的观看方式。对于观众来说,每个人的视角也是不一样的。在此次展览中,陈漫的人像摄影作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形式,她用艺术家的视角和方法做了很多创新化的呈现。
对谈现场,松美术馆负责人王端
宋易格的作品中有很多隐喻的哲思,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对肖像的表达,更有着非常强烈的个人观念。
所以我希望大家在观看宋易格的作品时,能够走进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哲学化的思考。
Q:作品中的形象有的是背影,有的用气球等物品遮住面孔,为什么会做这种处理?
宋易格
有些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东西,其实是为了提醒我们去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sd/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