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摆放着大袋大袋的麦粒,正调过脸去背对前来乞讨的蝉。那蝉则伸着爪子,唔,对不起,是伸着手。头戴十八世纪宽大撑边女帽,胳膊下夹着吉他琴,裙摆被凛冽寒风吹得贴在腿肚子上,这就是蝉的形象。”
这段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的细致描写正是出自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昆虫记》。在书中,蝉是自食其力的勤奋者,蚂蚁是凶悍的劫掠者,蜘蛛是最规范的艺术家,杨柳天牛像不折不扣的吝啬鬼…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独具匠心的手笔带领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百般风采,也陪我们度过了好奇的童年时光。
喜欢看故事是人类的共性,而如何将晦涩深奥的科学,用浅显有趣的方式讲述给普通人,是科普工作者长久以来不懈努力的目标。生物科学家、科普作家汤波的最新作品《动物世界奇遇记》同样以新颖的形式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另外一个不同于《昆虫记》的科学历险故事。
在《动物世界奇遇记》中,热爱阅读、动物和科学技术的初中毕业生唐小迪跟随从事科学研究的父亲唐博士一起,开始了到各个国家见识各种“神奇动物”的全球旅行。对于唐小迪来说,这是一场不可思议的科学探险;对于读者来说,则可以通过通俗易懂的故事,了解生物技术前沿的最新成果。
自三个妈妈的克隆青蛙、产婴儿救命药的鸡、不长牛角的奶牛、长着人类器官的猪、为人类遗传症取经的猴子、五颜六色的宠物鱼、“改邪归正”的埃及伊蚊、想当“蜘蛛侠”的蚕宝宝…这些神奇动物不是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中用特效制作的“隐形兽”、“雷鸟”、“护树罗锅”和“默默然”等,而正是科学家的奇思妙想和和强大的生物技术相结合的现实产物。日新月异的生物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昆虫记》笔下的动物世界,也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乃至我们自己。
《动物世界奇遇记》的作者汤波博士,一直从事动物生物技术研究,包括体细胞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最近发展起来的基因编辑技术等前沿技术,如今在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动物基因研究中心工作。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参编著作7部,获得发明专利20多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科技奖项4项。热心科普创作,已在《南方周末》、《北京日报》、“知识分子”、《科学画报》等媒体发表科普文章和科技报道50多篇。
“作为生物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员,我时常为这些前沿创新成果感到兴奋不已,更惊叹于科学家的奇思妙想,希望能将这些前沿生物技术创造的神奇动物以及科学家的所思所想介绍给读者。”谈到创作本书的初衷,汤波如此说。
《动物世界奇遇记》一书分为25个章节,讲了25个故事,谈到内容选择方面的标准,汤波介绍说自己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选择:一是选取具有深远影响的原创成果,如体细胞克隆青蛙的诞生颠覆了人们对于生命的认识,同时也促进了治疗性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二是从《自然》、《科学》和《细胞》等权威杂志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中选取题材,如用于异种器官移植的基因编辑猪和人猪嵌合胚胎等成果分别发表在《科学》和《细胞》杂志上;三是选取已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高科技动物,比如生产重组蛋白救命药物的转基因山羊,快速生长型转基因三文鱼;四是选取青少年感兴趣的题材,比如猛犸象复活等。
除了介绍科技成果本身之外,本书还加入了文化元素,让故事更具可读性。第五章《荷兰玉兔捣药忙》,就介绍了能生产救命药的荷兰转基因兔。汤波告诉记者,科学家将表达人源蛋白的基因转入兔的基因组中,这些转基因兔会在乳汁中分泌重组人源蛋白,以治疗一些致命的遗传性水肿,这种重组蛋白药物是最近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第二例源自转基因动物的医药产品。
“而大多数青少年都知道关于嫦娥奔月和玉兔捣制长生不老药的中国神话传说,于是我从唐小迪一家在欣赏伦敦夜景看到明月展开,先讲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简要介绍人类登月的历史,以突出科学家勇于创新的主题,而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也被科学家变成了现实,从而自然引出生产救命药的转基因兔的故事。”
在谈到好的科普图书的标准时,汤波认为要兼顾科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同时要有启发性。从年底开始科普创作之时,他就不断以此为目标来进行写作。从开始的一个月1篇,发展到现在每月4~6篇,在《南方周末》、“知识分子”“果壳科学人”等媒体平台上均有作品刊出。
如何让青少年对这些科普作品更感兴趣呢?汤波透露,自己的一个诀窍是要在写作中将前沿创新故事与青少年朋友喜闻乐见的神话故事、动漫形象等融合在一起。“比如介绍吐蜘蛛丝的基因工程家蚕时,将其比拟成漫画英雄人物蜘蛛侠。”
在创作《动物世界奇遇记》一书时,他还特别邀请《我们爱科学》和《科学24小时》的两位青少年科普资深编辑对文字进行把关和润色,力求符合青少年的口味和欣赏水平。在出版之前,将初稿给一些青少年阅读,“包括我女儿,看看他们有什么地方不理解,再修改完善”。
汤波告诉记者,他正在撰写第二本科普书《生命的奇迹》,在新书中将进行另外一种尝试,用扣人心弦的故事来讲述一些重大前沿医学突破是如何铸就奇迹的。汤波希望能通过这部书,“让读者在看故事的同时了解前沿科学进展和科学家的贡献,同时增强人们战胜病魔的决心和信心”。
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访谈问答:
问:《生命的奇迹》的内容是关于什么的?
答:经过与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的多次讨论,我已经完成了本书的写作大纲,并且计划在年底出版这本书。《生命的奇迹》将向孩子们介绍一些关于我们基因的有趣问题,例如“为什么我们喜欢我们的父母?”,“科学家如何揭开我们基因组的秘密?”,“转基因的人类细胞如何拯救一些垂死的孩子们的生活?”等等。
问:是什么让你决定为孩子们写一些科普书的?
答:这是因为我九岁的女儿。她非常喜欢阅读科学书籍和杂志。一年前的一天,她正在阅读“WLovScincs”,一本面向中国儿童的主流杂志,她被一篇关于基因工程细菌生产蜘蛛丝的文章深深吸引。然后我想我可以为我的女儿和其他孩子写些类似的科学故事,因为我是一名生物技术工程师。
问:你自己的童年是如何影响你写的书的?
答:我的童年是在湖南省农村度过,这是中国中部地区的省份之一,也是毛泽东的诞生地。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我经常帮助我的父母养鸡、养猪、放牛。我也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在河里钓鱼和青蛙。我熟悉这些动物并且喜欢它们,所以我决定写一本关于动物的书。
问:你的书如何帮助中国的孩子?
答:我希望我的书能够帮助中国儿童深入了解生物技术,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创造精神。
问:你希望通过为孩子们写科普书籍来实现什么样的目的?
答:我希望为孩子写更多精彩的科学书籍,希望这些书籍能够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流行起来。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中国的年轻一代比我们这一代变得更有创造力、更具想象力、更具创新性、更开放。
问:为了加强孩子对科学的兴趣,你会建议父母做些什么?
答:我认为应该逐步加强孩子的科学兴趣。例如,我们可以先让孩子参观科学技术博物馆,观察他们感兴趣的科学领域。然后,我们可以给他们购买或阅读一些科普书籍,并且鼓励他们参加由科学技术博物馆、社区或其他组织举办的科学讲座来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
-书评-
《动物世界奇遇记》以新颖的形式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25个各具特色的神奇动物,及其背后科学家敢于创新的精彩故事,让人身临其境,又深受启发,值得一读。
饶毅
《知识分子》主编
北京大学教授
通过阅读这本书,大家会惊奇地发现,一群神奇的动物在现代生物技术帮助下,不仅能模仿人类神经疾病、癌症等疑难病症的症状,也能为人类找到根治这些病症的特效新药和治疗方法。
蒲慕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科学院院士
神经生物学家
本书堪为佳作,既有故事,又讲科学,长幼皆适,不可错过!
杨焕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理事长
作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许多前沿性的生物技术,将刷新你对动物世界的认识,是一本难得的科普佳作。
史钧
科普作家《疯狂人类进化史》作者
∑编辑
Gmini
算法数学之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sd/8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