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象

中国版华尔街之狼德隆系的崛起与覆灭


当德隆用一种野蛮的方式闯进公众的视野时,人们看到的只是唐万新的无限风光,而唐万新更是大谈德隆的三个阶段:“我们已经从第一阶段的传统产业的市场整合者,进入到第二阶段的价值发现者,到达第三阶段的奇迹创造者还需要时间。”

好家伙,用资本运作的手段,唐万新还创造出了“价值发现”“奇迹创造”的这些虎狼之词。而且,唐万新还把总部移到上海,从年到年,德隆的资产达到了亿,拥有家子孙公司,还有19家金融机构。

可惜,唐万新没能发现价值,也没有创造奇迹,1块钱撬动块的做法,只要资金链其中一环断裂,那便是万劫不复。

年,德隆名下的企业,经营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勉强收支平衡,有的资不抵债,唐万新一下子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

银行也注意到德隆的经营情况,参天大厦的地基不稳,有点儿摇摇欲坠,于是银行收缩了对德隆的放贷,这一下相当于直接拆除了德隆的地基,引起了德隆系公司的股价大跌,债权人恐慌,纷纷上门逼债。

这么一来,德隆的资金链彻底血流成河。

为了减少公司的开支,德隆的总部搬移,还大量裁员,但是天大的窟窿不是唐万新能补上的,于是在年5月,他失踪了。

随后,德隆拿出了两套重组的方案,一套是断臂求生,把名下的资产“打碎卖”,另一套则是把整个德隆打包卖出去,引起亿战略投资。

可是,谁都不是傻子,谁会接盘?到了7月18日,唐万新从海外回到北京,他或许出去找钱了,或许没有找到,但是他回到北京后,立马就收到了监视,随后拿出了一套破产重组的方案。

再也融不到钱的唐万新,他心中想要实现的魔幻三阶段,最后演变成了现实三阶段:市场整合者、信用坍塌者、牢狱之灾者。

到了年12月17日,唐万新被刑拘,整整五个月的时间,他没能让德隆成为奇迹创造者。德隆,一个曾被专家赞叹的模式,彻底倒塌了。

时隔不到10年,唐万新出狱,重出江湖。在不少人眼里他仍然是那个从元起家到掌管亿商业帝国的枭雄,只是这次他异常的低调,甚至隐藏于无形。

然而,最近证监会的一张罚单,却让这位枭雄再次现身......

年,卖菜起家的潮汕商人姚振华凭借百亿保险资金狙击金融市场优质公司,万科,格力等强企业都差点被肢解套现,似乎在用德隆系的操作来实现其产融结合的理想。

“但凡拿我们生命去赌的,一定是最精彩的”这句名言出自德隆系掌舵人唐万新之口

他缔造的德隆系金融帝国曾是中国资本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一只金融巨兽。

他的创业故事是一个商业传奇,也是一个商业悲剧,堪称那个年代中国版的“华尔街之狼”

唐万新出生重庆万州,在新疆上学。身材矮小,但是为人豪爽,重义气,有一股领袖的气质。是后来叱咤金融界的“唐氏五兄妹”里的舵手.五兄妹也有一个简称叫做"万里平川一点新"

唐万新喜欢打猎,总是喜欢开着越野车,在新疆各地游猎,面对凶猛的野兽,他总是异常兴奋。在一个农庄的会议室里挂着一个“唯我独尊”的牌匾.

他年轻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发明家,成为一个物理科学家。

这种江湖豪情和不服输的头狼性格,和他身上的理想主义,造就了德隆系这只金融巨兽,最终也让自己走向深渊。

年21岁的唐万新开始走上经商之路,6年时间尝试过各种各样猎奇投机,以小博大的生意,屡败屡战,欠下了多万债务。

被人欠债想的是怎么跑路,唐万新不一样,他把债主集中在一起说:如果你们信的过我,就给我一个机会,如果信不过我,就送我去监狱。

年27岁的唐万新时来运转,靠代理打印机在油田业务上猛赚多万,他没有拿来挥霍而是第一时间上门还债,并多加了一笔利息。后来好多债主都成了他的部下‘’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股市一片大好,唐万新嗅到了发财的机会,雇了0人去深圳证券交易所排队认购原始股,最后在股市上赚了第一桶金,第一笔快钱,也从此痴迷股市的造富神话

同年一家专注于资本市场股票运作的公司,新疆德隆实业公司诞生,他和他大哥唐万里等人通过倒买倒卖股票和上市套现等方式一夜暴富,仅一次0万价格受让西北轴承0万股,然后出手的操作就净赚0万,这是德隆系的起点

年,趁着国债承购包销出台,唐万新通过国债回购业务顺利融资3亿,完成原始积累,开始打造德隆系商业帝国。

年德隆总部搬到北京,德隆唐万新不在满足于做一个二级市场投机者。开始走向资本并购的的理念。企图通过资本并购的方式,盘活资产,改造传统企业,创造更多剩余价值。从此德隆系走上了疯狂扩张的道路

年拿到新疆何屯10.19%的股权,成为第三股东,然后增资成为第一大股东,年从沈阳资产有限公司获得沈阳合金29.02%的股权控股这家公司同年,收购上市公司湘火炬25.17%的股份,由此德隆成为三家上市公司控股方,打造了德隆系的三驾马车,进行产业整合。唐万新三驾马车的整合战略颇为金融界赞赏,自己也颇为满意,称之为:天下一等一战略。

然而这天下一等的战略整合逐步演变成了一次次抬高股价的炒作手段。

年德隆出资0万元购进退役航母明斯克号航空母舰,并在深圳大鹏湾打造了世界第一个航母主题公园。轰动一时,德隆也自居为资本市场上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唐万新希望德隆可以成为一家世界强企业。

唐万新控股三家上市公司,在牛市的效应下,通过各种炒作整合,在五年的时间里让股价翻了10倍,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庄,那时候股市散户们流传的一个段子是:股不在优,有德则名,价不在高,有隆则灵。

这个第一庄的名声,也为德隆带来各种各样渠道的资金驰援,德隆三驾马车所拥有的的股东账户就有个,控制的股东账户超过四万个。让股市的操盘手们所惊叹。获利超过52亿元,而德隆系维持高股价运作所耗费的资金超过40亿元。

然而唐万新的三驾马车蒙眼狂奔的扩张之路才刚刚拉开序幕,当产业整合耗费巨资,又带不来高利润,无法支撑高位的股价的时候,唐万新又找到了新的三驾马车。

自起,德隆先后控股北京中燕,重庆实业(5.95,-0.50%)和天山股份,老三股和新三股的组合,让德隆成为拥有上市公司最多的财团企业。

为了源源不断的获得资金供给,德隆控制多家信托金融机构,开展高息理财业务,融资达到多亿,后来受中科系事件影响出现股价波动和兑付危机,德隆开始供血不足。各大媒体也开始深挖神秘德隆的各种问题。

年起德隆先后投资农村超市,重型汽车旅游业,畜牧业。并先后控股参股6个城市商业银行,为德隆持续输血。

至此,德隆这只金融巨兽便以成型,唐万新掌舵的德隆系由地处西北边陲的小公司发展成为控制资产超过亿的金融和产业帝国。年,唐氏兄弟位列富豪榜第25位。

然而时隔一年多,德隆系这只金融巨兽就轰然倒塌,年10月,德隆系的三驾马车被唐万新抵押给银行

年德隆系股价纷纷下跌,从多亿的市值变成50多亿,蒸发了多亿。

德隆的传奇最终成了一场悲剧,无数人的财富蒸发。

唐万新四处求援无果,曾经的支持者喊着活见人,死见尸的口号冲进德隆总部,唐万新出走缅甸,政府决定由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全权托管德隆所有债权债务事情。

由于德隆这只金融怪兽组织机构太过复杂,涉及亿贷款,32万员工,10多万投资者,中央派来的专案小组都无法审计清楚,唯一办法是让唐万新回国。

这时候唐万新再次表现出江湖义气的枭雄个性,回国自首,梳理案情。

年12月唐万新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逮捕,德隆被解体出售。

6年唐万新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罚款40万元。

唐万新的产融结合的乌托邦理想破灭,德隆系这只金融巨兽想股市泡沫一般膨胀都消散,犹如幻影。

亿帝国大佬年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唐万新,在唐氏四兄弟里排名最小。唐万新是“德隆系”的创始人,曾是资本市场显赫一时的大佬,资本运作能力倾倒众多企业家和金融人物。

此后,“德隆系”将公司战略定位由“实业投资”转向“产业整合”。简单地说,就是先控制一定数量的上市公司,然后将手头的实业装进来,并借用资本市场融来的资金,顺着公司产业发展方向大举并购、整合。

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成为当时“德隆系”旗下的三驾马车。据《财经》报道,“德隆系”曾控股、参股企业家左右,其中含5家上市公司;在“德隆系”控制和关联的金融机构中,有7家券商、3家信托、2家租赁公司、4家城商行和2家保险公司。

由唐万新创立的“德隆系”,从地处西北边陲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一度控制资产超亿元的金融和产业“帝国”。年,唐氏兄弟位列富豪榜第25位。“德隆系”的雪球也达到顶点,成为当时中国拥有上市公司最多、市值最大的民营资本集团。

年3月,“德隆系”出现资金链危机的消息在市场逐渐传开。当年4月14日,多年高位横盘不倒的德隆“老三股”开始全线跌停,德隆危机爆发。随后,“德隆系”高层曾多次奔走监管层和银行系统,试图挽救德隆大厦于不倒,但均无济于事。

6年,唐万新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

德隆神话再难创在很多人眼里,唐万新更像是枭雄一样的人物,他虽然操作手法狠辣,总是突破法律底线,但是只要能钻监管和法律的空子,成为资本大佬,总是受到一些人的顶礼膜拜。

不过,监管层并没有让这种不正之风蔓延下去,从唐万新到黄光裕,多少所谓资本大佬倒在了违法事实的面前。

事实上,自从唐万新出狱后,被称为“新德隆系”的公司何止是斯太尔一家。据野马财经不完全统计,9年至今,“新德隆系”布局并最终成功控制包括ST中捷(.SZ)、*ST德奥(.SZ)、*ST皇台(.SZ)、新潮能源(.SH)等。

至今,这些公司中的大部分,仍然挣扎于退市的边缘,“新德隆系”正苦于如何撤退。

除了斯太尔,年渤海信托拿下*ST中捷控制权,渤海信托背后的李光荣是唐万新的好友,曾数次为唐万新在资金上提供帮助。此后,包括马建成、周海涛、刘昌贵和王端等“德隆系”旧部成为公司高层。

直到年前后,公司重组失败,这些“德隆系”旧部人马开始从ST中捷撤退。

另一家公司*ST德奥,年“新德隆系”公司梧桐翔宇成为伊利浦(*ST德奥)的大股东。此后,新“德隆系”通过资本运作、炒作概念,伊立浦股价一度达到百元。然业绩撑不起股价,年伊立浦开始亏损。此后,伊立浦麻烦不断,年5月,*ST德奥被暂停上市。

还有*ST皇台,年4月“新德隆系”入驻。彼时,新疆润信通以1亿元获得上海厚丰%的股权,也间接成为*ST皇台的控股股东。随后*ST皇台抛出33亿现金的非公开发行预案,向新疆国鸿志翔等九位募资对象募集资金,而新疆国鸿志翔实控人张国玺,正是当年“德隆系三驾马车”之新疆屯河的前任总经理。

不过“新德隆系”入驻后,皇台酒业的业绩却是一路下滑,年-年,皇台酒业分别亏损1.27亿、1.88亿、0.95亿。年5月13日,连亏三年的*ST皇台暂停上市。

回顾唐万新最辉煌的时候,其旗下掌管资产高达亿元,“德隆系”曾控股、参股企业家左右,其中含5家上市公司;不仅如此,“德隆系”还有庞大的金融帝国,控制和关联的金融机构,包括有7家券商、3家信托、2家租赁公司、4家城商行和2家保险公司。

只不过,这辉煌的一刻犹如过眼云烟,毕竟,白云成苍狗,时过境已迁。

原德隆欧洲地区操盘手朱家钢也曾公开表示:随着监管制度的逐步完善,已不可能再出现另一个“德隆”。

德隆系——类家族式“金字塔”经过对亚洲家族企业“金字塔”结构的分析,不难发现,德隆系的企业集团架构与之高度相似,但亦有不一样的地方。德隆系金字塔结构中资产的运动方向往往和亚洲其它地区的情况相反。上市公司在复杂的结构中,往往成为这种“类家族集团”中的旗舰企业,其资产变为向下运动,具体表现为投资行为。

产生这一模式的一方面原因是,早年未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在上市公司的股份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同时价格远低于“流通股”,这使得“控制性股东”,尤其是那些处于相对控股地位的大股东,可以通过很低的价格受让国家股或法人股,实现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早期新疆德隆入主“老三股”均是通过低价受让国有股与法人股(见附文一)。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股市的初级市场特征,尤其是“股民”缺乏投资常识以及不健全的交易监管机制,决定了“控制性股东”有可能通过证券市场股价上涨获取暴利。无论是上市公司向下投资,还是上层控制性公司配股,往往会被市场当作“利好消息”,进而推动股价上涨。德隆系以低成本入主上市公司后,便开始了接二连三的投资活动。此类投资的特点体现为频繁、小规模以及多元化,其直接结果就是,投资并不依靠自有资金,而是依靠关联公司担保抵押贷款或配股所得的资金,且不会对现有上市公司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如规模效应),其目的仅仅在于制造二级市场利好消息。

这种通过进入上市公司获取控制性地位,随后通过频繁投资和配股等动作制造利好消息拉动股票价格的德隆系“经营手段”对上市公司本身经营状况以及小股东的利益无任何好处,却可以帮助德隆系扩大企业集团规模,获得更多的关联企业,并快速大幅地拉升股票,而事实也证明德隆系正式以此操纵旗下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数年,从中赚取了上百亿的利润(见附文二)。在这个过程中,德隆系需要大量的资金以支撑频繁的投资,其资金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关联公司互相担保或抵押资产后获取银行贷款,即资产抵押-银行贷款-投资-再抵押-再投资的循环融资模式(见附文三);另一类是,通过控制门类齐全的金融子公司(如图三),为德隆系整体提供了资金来源保障。

在德隆系旗下的金融机构中,其真正绝对控制的机构有5家,其中包括信托、租赁、证券和保险,其中金新信托是整个德隆系金融版图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在到年7年间,总计为德隆系募集资金达到约亿元,而主要的手段是委托理财。金新信托开展的委托理财业务,具体合同约定适用范围包括有委托购买国债、信托资产管理、委托投资等,主要投资于二级市场的有价证券(股票和国债),但实际上所有的资金最终均进入股市用于推高“老三股”股价。而作为独立法人和资金管理人的金新信托在整个过程中对于募集来的资金都没有使用权限,而是直接将资金汇至上海友联,由唐万新统一“调配”。截至1年底,金新信托通过委托理财的方式进入股市的资金大概已达到亿元,并出现了41亿元的兑付危机。此后,德隆系不断收购金融机构,扩大委托理财规模和增加金融资产规模以求维持其已被过度拉伸的资金链,在德隆系崩塌之前,其控制的金融机构数量一度达到约20家

德隆系存在的问题至此,我们可以从金融的视角总结一下德隆系公司所存在的问题:

违规资本运作。德隆的“资本运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控股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及配股从证券市场一级市场上获得资金;二是坐庄操纵上市公司股价,将股价拉高,从证券市场二级市场中获取资金;三是将股价拉高之后,以股票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四是控制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违规发行理财计划取得资金;五是以下属企业名义从商业银行大量贷款,用作收购金融机构股权和股市操作;六是从控股的城市商业银行融资,转给非银行金融机构;七是挪用股民保证金;八是利用上交所国债回购大量融资。

关联交易泛滥。内部关联交易可以规避法律、进行关联贷款与担保等,有助于实现所谓的协同效应。但是与个人利益或大股东利益相联系的关联交易会产生负协同效应,进而产生大量风险,损害公司本身以及小股东利益。在德隆系内部,存在着常人难以觉察的大量的关联交易。由于关联交易的存在,使集团内部资金调拨十分容易。当母公司以其优质资产作为抵押取得银行贷款后,贷款给企业集团内其他关联公司,关联公司又投资于与母公司毫无关系的其他公司,这就放大了风险。

信息不透明。德隆注重资产和业务跨行业组合,甚至故意通过组合隐瞒真实状况,这种组合使得公司真实状况,尤其是实际控股情况,非常隐蔽。在风险处置过程中人们发现,德隆真实净资本模糊不清,“只有唐万新心里有一本账”。上述问题是环环相扣的,并且问题的核心根源在于,大股东通过复杂的企业集团架构投入有限的资本便可对上市公司具有绝对的控制权,从而得以通过损害小股东利益而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德隆系金融企业违规操作与资金链断裂互为因果最终导致德隆迅速瓦解的过程看,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工作还十分薄弱,尤其是在对于金融公司控股结构以及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的监管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如何构建与金融综合经营相适应的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有效监管的体制,在关联企业之间如何有效地构筑“防火墙”是摆在金融监管当局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sd/87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