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西伯利亚地区通常是寒冷和孤立的代名词,冰冷气候使大片土地冻结了数万年。但随着气候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这里隐藏的进化秘密也在一步步向科学家展现。
据《西伯利亚时报》报道,在今年8月中旬,俄罗斯雅库特北部的永久冻土层发现一只已灭绝的披毛犀幼崽,其身上覆盖了淡褐色的毛发,其中身体大约80%保存完整,甚至“最后一餐”还保留在肚子里,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冰封万年的披毛犀幼崽,身体80%保存完整!
据悉,这只幼年的披毛犀在阿比斯基区(Abyisky)靠近提尔克蒂亚赫河(TirekhtyakhRiver)的永冻层上发现,也是迄今为止在雅库特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披毛犀遗骸。初步观察分析,这只披毛犀的许多内部器官,包括牙齿、骨骼、部分肠道、大量脂肪和肌肉组织在永久冻土层中保存完整,相信其最后一餐的证据仍保留在体内。
当地科学院的科学家普洛特尼科夫(ValeryPlotnikov)博士表示:“这只披毛犀幼崽年龄应该在三到四岁之间,死时与母亲分开生活。从身上覆盖的短皮毛来看,它很可能是在夏天被淹死的。至于动物的性别仍然未知,我们正在等待放射性碳分析以定义其生存时间,最可能的范围是至年前。”
值得一提是,该处的永冻土附近在年发现了曾是世界上唯一一只披毛犀幼崽“萨沙(Sasha)”,年龄只有7个月大,其生存时间可追溯年前。而在去年,这里也发现了两只被命名为鲍里斯(Boris)和斯巴达(Sparta)的已灭绝洞狮幼崽遗骸。
披毛犀是怎么灭绝的?
其实对于披毛犀是如何灭绝的,科学家也一直存在争论。
资料显示,披毛犀是更新世时期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尤其在西伯利亚尤最为普遍。其大小与现存的白犀牛大小相同,体重可达5吨,身上覆盖着浓密的褐色毛发,如同一个毛茸茸的堡垒。科学家推测,披毛犀有两根相对扁平的角,比现存犀牛的角要更细,它们可以用角扫除积雪,并蚕食结霜的绿色植物簇。
但在大约年前,在西伯利亚漫游了数万年的披毛犀突然灭绝。而人类最早在年前进入了西伯利亚,这意味着人类曾与披毛犀共同生活了大约1.6万年,也让很多科学家怀疑是人类的过度狩猎导致披毛犀的灭绝。
不过瑞典斯德哥尔摩古遗传中心的进化遗传学家埃达娜·洛德(EdanaLord)团队曾对披毛犀的12块骨头、木乃伊化的组织和毛发等14个标本进行DNA测序,分析披毛犀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来推测披毛犀种群规模的变化。
如果因为人类过度狩猎或人类活动导致披毛犀数量减少,那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将会明显下降。但结果显示,披毛犀的数量在人类进入西伯利亚后没有明显变化。反而在年前数量出现增加,然后保持不变,直到1.85万年到1.4万年前数量猛降,而这时期正好是博令暖期(Bolling)和阿勒罗德(Allerod)暖期之间,西伯利亚变得温暖潮湿。降水增加,使犀牛赖以生存的草原生态系统变成灌木、再变成了森林,从而导致披毛犀失去食物而灭绝。
尽管从遗传多样性的变化推测出披毛犀的灭绝似乎与人类无关,但披毛犀到底是因气候变化灭绝还是被人类杀死,依旧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因为人类活动与其他物种灭绝之间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关系。
一个又一个史前动物的遗骸重见天日,好事还是坏事?
过去10年来,北极圈永久冻土层出土了很多史前动物的遗骸,大多保存相当完整,包括猛犸象、洞狮、洞熊、狼、披毛犀等等。对科学家来说,这是大自然不断馈赠的礼物。它们是生物进化史和自然史的冰冻胶囊,为科学家研究史前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提供了线索。
但反过来,这些史前动物的出现,更值得人类去警惕。因为永久冻土层是连续两年或几万年、数十万年保持冻结的地层,它由岩石、土壤、沉积物和数量不等的冰组成,将各种元素封闭在一起,是天然的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仓库。
科学家估计,全球的永久冻土储藏了大约1.5万亿吨碳,几乎是目前大气中碳的两倍。当永冻土融化时,它会将二氧化碳和甲烷释放到大气中。如果多年永冻土大面积融化,科学家们担心或会引发全球变暖的失控过程。
而且解冻的永久冻土释放出来不仅仅是碳和甲烷,还有可以在多年冻土中生存数十万年的细菌和病毒。比如科学家曾‘复活’一种休眠了3万年的史前巨型病毒,诸如西班牙流感,天花或鼠疫等已被消灭的疾病可能也会在永久冻土中冻结。随着全球变暖、永冻土融化,例如开采稀土或贵金属等活动可能会使人类再次与史前病毒细菌接触,后果将不堪设想呀。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yl/1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