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象

松山区粮食产量再获全市第一


根据内蒙调查总队关于粮食产量抽样调查数据核定结果,松山区年粮食产量15.46亿斤,再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先进单位,粮食总产量连续十四年获得全市第一。

政府各级领导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松山区属于农业大县,是多年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生产一直得到政府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一手抓粮食产量,一手抓农产品竞争力。在春季干旱少雨的情况下,积极组织施行播种适宜的作物品种,雨前抢播、坐水点种等,保证了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万亩,增长0.91%,其中玉米播种面积77.2万亩,同比下降了28.81%,这是上年玉米价格偏低,国家推行玉米供给侧改革的成效;谷子播种面积达到49.7万亩,同比增长58.8%。全区粮食作物总产量15.46亿斤,同比下降2.18%,随着玉米供给侧改革的实施,玉米补贴(元/亩)、大豆补贴(85.34元/亩)以及其他粮食补贴的发放,农民的收益有了保障,也有效稳定了粮食作物总产量。

积极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实现增产增效。全区积极推广山地玉米覆膜、玉米膜下滴灌等新技术,增加旱地玉米播种面积,打造高产玉米核心示范区20万亩,稳定提高玉米单产。玉米平均单产达到公斤,同比增加44.83公斤,增长了18.09%;马铃薯价格的增长,推动了农户的种植热情,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8.06万亩,同比增长了.25%,总产量15.89万吨,增长了.37%,这些作物的种植有效稳定了粮食作物总产量;同时,积极推广适应我区耕种的玉米高产品种,以及推广种植谷子、绿豆等新品种,实现了增产增效。

及时做好防灾救灾工作,为稳定粮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当春季雨量少,引导农户种植无霜期较短的作物,以荞麦、油料为主。夏季雨水不足,积极适时补充机电井灌溉,根据季节特点及时做好防虫、防灾、救灾工作,秋季防霜防冻措施得力,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我区粮食生产的稳定。

引导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趋向多样化。全区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7万亩,同比增长了0.91%。由于近年来地下水位下降,水稻面积仅剩下亩,减少了亩,下降57.45%;;小麦、绿豆、马铃薯等作物的播种面积增长较多,分别增长了62.43%,.63%,.25%。粮食作物综合单产公斤,同比下降3.06%。因春季平均气温偏低,秋季干旱少雨,导致部分农作物减产严重,主要反映在马铃薯单产公斤,同比下降了33.37%。我区将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导种植业结构调整多样化发展,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确保稳定粮食总产量,尤其是玉米的产量,为松山区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年全市粮食产量

粮食产量(亿斤)

位次

赤峰市

.65

红山区

1.05

12

元宝山区

3.22

11

松山区

15.46

1

阿旗

10.07

5

巴林左旗

8.88

6

巴林右旗

3.32

10

林西县

4.85

8

克旗

3.35

9

翁旗

14.00

4

喀旗

6.22

7

宁城县

15.01

3

敖汉旗

15.21

2

赞赏

长按







































中国白癜风协会会员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yl/18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