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无限好,一起去旅游
巴林王国,位于波斯湾西南部,人口万,国土面积仅为平方公里。作为中东地区“土豪”和海湾王权国家之一,巴曾经拥有丰富石油资源。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巴政府推进外向型经济和实施多元化战略,把经济发展重心放在金融投资和旅游服务业上,逐步减少对油气产业的依赖,成为海湾地区成功的转型经济体之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游览巴林著名的六处必去旅游景点,探寻这个海湾明珠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现代社会发展轨迹吧!
巴林国家博物馆
巴林国家博物馆,位于首都麦纳麦,畔海而立。由已故埃米尔伊萨倡议修建,始建于年,年12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12.3万平方米,耗资万美元。建筑风格新颖,气势壮观,内部装修庄重典雅。馆内共分9个展厅,包括古代和近代两大部分,展示包括四万年前石器时代中期古巴林人使用的刀、箭和石器;代勒蒙时代(公元前至年)、泰路斯时代(公元前年前后)的陶器、石刻、古墓葬品、人骨化石等文物;伊斯兰时代(公元年以后)的古兰经抄本、书法及近代巴风土人情、手工艺品和帆船模型等,反映了巴约0年文明史,再现了巴文化和宗教生活。国家博物馆由巴文化与文物局管理,在积极保护和传播巴历史、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阿拉德古堡
阿拉德古堡,位于穆哈拉克岛上,呈四方形,每个角上间有圆形瞭望台,城堡四周建有护城河。由巴林人于15世纪末建造,用以抵御外敌入侵。年葡萄牙人占领巴期间,曾被用作军营。年阿曼占领巴期间,将该城堡作为总督府和巴林岛军事指挥所。目前作为古迹供游客参观。以古堡一侧为依托,建有大型露天舞台,可举办文艺演出活动。
生命之树
生命之树,是巴林象征之一,生长于巴中部杜汉山(高米,意为“烟之山”)东南侧一座沙丘之上,周围是一片沙质荒原。树大根深,叶子细小浓密,春秋两季开黄花,冬季落叶。树约高10至15米,枝叶覆盖面积达50平米以上,树龄已达多年,象征巴人民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海湾第一口油井
海湾第一口油井,系海湾地区于年发现石油的第一口油井,位于巴中部杜汉山东侧。井呈长竖坑,管道纵横。该油井出油后,海湾地区接二连三发现大量油田。井旁立有一座石碑,用英、阿文书写纪念。现第一口油井虽已不再产油,但仍有天然气向外输出。井旁不远处还建有一座石油博物馆向游人开放,展品主要是老式勘探设备和岩层标本等。
法赫德国王大桥
法赫德国王大桥,系一座连接巴林与沙特等海合会国家的跨海大桥,由沙特出资,荷兰公司承建。年9月动工,年交付使用,耗资约5.5亿美元。桥长25公里,共有7段堤路和5座桥。巴、沙两国交界处的人工岛面积66万平方米,岛上设有边防站、海关、行政办公楼、海水淡化厂、观景塔、饭店等。目前平均每天过往达3.1万人次,极大方便巴与沙等海合会国家间的交通与人员往来
法蒂赫清真寺
法蒂赫清真寺,以年巴林开拓者谢赫艾哈迈德·法蒂赫命名。坐落于麦纳麦市法蒂赫大道东侧,建于年,是巴最大清真寺,可容纳人同时祷告,拥有世界上最大彩色穹顶,寺内外墙上镶嵌古兰经经文和伊斯兰不同时代的图案。该寺包括宗教研究所、图书馆、宗教基金管理局和古兰经之家,有大型广场、男礼拜殿、女礼拜殿等。每年清真寺都举办开放日活动,世界各国游客可便衣或着阿拉伯民族服装参观和体验,年开放日活动吸引了1.2万名游客。
经过数十年励精图治和政策积累,巴旅游业发展逐渐步入快车道,更被世人誉为中东的小香港和沙特的后花园。当前,巴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提升旅游环境,完善旅游品质,吸引各国游客,加快对外开放,力争实现到年巴旅游业占GDP比重由年的3.6%提升至6.6%,入境旅游人数提升至万人次,人均在巴日消费额达到第纳尔,助推巴经济发展和多元化战略。祝福巴林这颗波斯湾璀璨明珠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安康,明天更美好!
本文转自外交部亚非司中东瞭望白癜风应该怎么样治疗哪的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yl/2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