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猛犸象 > 猛犸象的生活环境 > 财富如何分配这个世界是真实运作方式
当前位置: 猛犸象 > 猛犸象的生活环境 > 财富如何分配这个世界是真实运作方式
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在两千年前,用这十六个字所概括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至今依然适用,而且历久弥新。很多时候,当我们想不明白一件事情原委的时候,我们多站在利益相关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许就能想明白了。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以人类目前的生产力水平,现在每年产出的粮食,绝对可以覆盖地球上所有的人口了,而且还会有剩余,但在非洲、在印度、在很多国家还存在着大量的食不果腹的人,还存在着因为夏天没有蚊帐而被传染疾病致死的人。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盛世饥民的现象,于是我就想写一篇文章,来讲清楚:财富的创造和分配过程以及这个世界真正的运作模式。
以下正文:
一、财富分配的真实图景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创造出了天量的财富,但是财富显然不是平均分配到每一个人头上的。一个简单的事实,在美国,最富的1%的群体,掌握了35%到40%的财富,而最贫穷的40%的群体,拥有的财富还不到1%(数据来自维基百科)。
这不是一个孤立现象,纵向比较,维基百科的数据,美国自年到年,每年的结果大同小异;横向比较,世界各国、古今中外的情况都十分相似,比如白居易当年初到长安就被名士顾况调侃,“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这说明这个世界,无论何时何地,一直是如此运作的,财富也一直是如此分配的。那么人们不禁会问,财富究竟是按照什么标准分配给不同的人呢?穷人还有翻身的机会么?
在我们弄清楚财富是如何分配之前,我们就必须先弄清楚人们是如何获取财富的,而理解了财富如何被获取,财富如何分配也就不言自明了。
自从有人类以来,人们获取财富的方式就有且只有两种,一是自己创造,比如农民伯伯种地,工人叔叔生产产品,科学家发明新技术等等,二是从他人手中掠夺,比如发动战争抢夺资源,运用骗术夺取财富等等。
前者创造财富,后者不创造财富但是转移财富或者消耗财富。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
我们先说说创造财富的过程。首先明确一点,在人类创造财富的过程中,生产力起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多高的生产力,就能创造多大的财富,农业文明没法造出摩天大楼和核武器。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反过来生产关系也对生产力有促进或者制约的作用。
大家都理解生产力,那么什么是生产关系呢?马克思马大爷告诉我们这个里面包含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最关键),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尽管我们在中学时期就时常聆听马大爷的教导,但是马大爷这个表达实在是有点晦涩,导致我们万千学子被他这些绕口令式的理论折磨的死去活来。
不过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比如一开始,在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一个人单独行动的后果基本就是被吃掉或者冻死饿死,所以人们往往都群居在一起,增加生存概率,而且当时大家都没啥资产,相互间是平等的,然后大家就一起劳动、采集和捕猎,最后的劳动成果是大家的共同财产,在群体成员之间平均分配,这就是所谓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日复一日的劳动过程中,进行了很多发明创造,比如制造了各种工具和武器等等,使生产力大大提高了,从而导致每个人单独行动获取果实的可能性增加了,单独存活的概率也变大了。而与此同时,有些人把一部分劳动成果逐渐积累下来了,而另一些人就分到多少用多少,最后什么也没有留下。于是有些人在集体劳动成果之外,开始有了自己的小金库,于是私有制出现了。
这个小金库很重要,它极大的调动了人们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于是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变得更大了。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人占有了土地,成为了土地主和奴隶主,而另一部分人沦为奴隶。其中奴隶主分得了绝大多数的劳动果实,奴隶只能分到很少的一部分,而且没有人身自由。
说个题外话,很多人觉得所有的奴隶都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其实这并非事实的全部。奴隶生活的苦不苦,跟两个因素有关系,第一,某一时期奴隶人口多寡,第二,奴隶主是不是变态。如果奴隶人口很多,买个奴隶很便宜,奴隶主就不会珍惜使用,就会极尽所能的驱使他们,那么他们的日子就很苦,比如西班牙殖民者驱使非洲兄弟去南美挖金矿,为了让他们提高生产力还给他们吃兴奋剂,每个奴隶的下场都只有一个,就是干到死。但是反过来,如果遇上大饥荒,导致奴隶人口急剧减少,那么获得奴隶的成本就会变得极高,那么奴隶主就会尽可能的保护他们,以便让他们能更长时间的为奴隶主效力。打个比方,你家如果新买一辆豪华奔驰车,你就算再有钱,开车的时候也会小心驾驶,以免剐蹭吧,没错,奴隶就是你家的豪华大奔。但是如果一个奴隶主是变态,那么无论奴隶人口多寡,估计都是受虐致死的份了。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
由于人类的生产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飞跃,这种奴隶主和奴隶的生产关系一直存在很长时间,而且极为稳定。为什么稳定,如果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奴隶,而且所有人都觉得这没什么不对的地方,所有人都按照所在的阶层的行为准则来生活,那么这个人一辈子都不会有个体意识觉醒,也就不会去抗争,而是认为所有的一切都理所当然,所谓“所有的境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呸)。
就比如现在印度还存在着的种姓制度,低种姓的人不会去抗争,因为他们都接受了上辈子作孽才导致生在低种姓这个观点,只要我这辈子多积德,多做善事,下辈子就肯定能上升到高种姓去。你看,印度的这种社会结构超级稳定,你经常听到各国底层人民奋起反抗权贵阶层,你啥时候听到印度低种姓人民奋起反抗高种姓了。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外力,这种奴隶和奴隶主的生产合作关系可能一直延续到现在。美国是直到南北战争以后才停止蓄奴的(当然南北战争的爆发并不是因为奴隶制,而是要不要提高关税对抗英国,你看西方这些强国之前都是以贸易保护起家的,自己牛逼了之后,就谁贸易保护就干谁)。
后来,这个外力出现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地不再是唯一可以提供产出的生产资料,人们发明创造的各种有型的和无型的机器(比如蒸汽机,纺织机,制造车间,大型计算机,各种应用系统,等等)成为了输出生产力的主要生产资料。占有这些生产资料的人或者群体就成为了企业主,而企业主所需要的劳动力也不在是只会简单的体力劳动的奴隶,而是需要具备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蓝领和白领工人。
而人一旦有了知识和技能,势必就不可能在甘愿当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于是更高的报酬,八小时工作制,双休日,带薪假,医疗保险这些福利就都出来了,而奴隶制就自然而然的解除了。否则就算人为强行取消了奴隶制,在美国南北战争后,还是有大批的奴隶回到原来奴隶主的庄园里劳作,只不过不是以奴隶的身份,而是以长工的身份。而目前,企业主和自由人自愿结合的这种生产合作关系就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生产合作关系。
在这个生产关系中,仍然是由企业主提供绝大多数的生产资料,而自由人组成的企业员工提供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时间,从而进行不断的产出。那么在这个生产关系中,产出成果,到底谁分的多,谁分的少呢?
这主要取决于企业所在行业的性质,如果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所发挥的作用更大,那么企业主就会分到的多,员工分到的少,比如各种制造业、轻重工业,在这类行业里,资本的投入更多,人的可替代性更强。而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人所发挥的作用更大,那么员工就会分到的多,企业主会分到的少,比如职业篮球或者足球,运动员才是球队的核心资产,他们的表演就是最大的产出,无论年景好坏,顶级球星每年都能拿到几千万美元的工资,而球队很可能因为转播收入没达标而亏损。再比如律师行业,每一位律师才是律所的核心资产,律师的技能和人脉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更大,所以律师会分到更多的报酬,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行业普遍采取合伙人制的原因。
再说个题外话,尽管这是一个企业主和自由人之间自由结合创造财富的美好故事,但是很多人受到各种白左和黄左的影响,仍然把这种自愿行为理解成资本家剥削劳动者,仍然带着敌意来处理自己与企业主的关系。这就很不厚道了,用前两天杨毅骂穆雷的话说:“你不能吃我们的,还骂我们”。尽管不能排除个别企业主确实存在克扣员工的情况,但是其实是自愿结合的事情,你觉得被克扣了,那就用脚投票,换个地方就好了。如果你换任何一个地方都觉得被克扣,那是不是该审视一下自己对克扣的定义是否准确。
四、债权资本的作用
讲到这里,差不多把人类创造财富的过程和分配财富的原则讲清楚了,但是你是不是感觉还缺点什么。如果你有这个感觉,那就对了。你看,无论是上面提到的奴隶制还是资本主义制度,都只有两类参与者,奴隶主和奴隶,企业主和工人,但是如果你翻开绝大多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都会看到这么几个栏目:短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等。而这些代表什么?这代表债权资本,他们在人类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也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用马克思马大爷的话说:“等攒够钱再修铁路,那永远也修不出来铁路”。
事情是这样的,比如一开始你经营一家餐馆,生意不错,每年都赚到不少钱,然后你也不怎么消费,这些钱就逐渐积累下来了,攒够了钱,你就想办法开了另一家餐馆,然后在积累,再开新店。这是比较传统的办法,优点是风险可控,缺点是慢,往往需要几代人辛勤积累,才能开创一个稍微大一点的产业。但是人有个特点就是焦虑,怕被别人超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于是,如果一个人觉得开餐馆这个项目很好,未来收入可观,但是自己手里钱又不够,他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找一个和他志同道合生意伙伴,各出一部分钱,然后共同经营共同管理,这样做优点是资本聚集风险共担,缺点是以后的收益分到手的就少了,而且经营上也可能出现思路不合;那么他的第二条路就是找人借钱,规定利率,还款期限,最后的收益都归自己,只不过其中一部分要用于支付利息,于是人们生产经营创造出来的财富要有一部分分配给债券资本,而分到多少主要取决于市场利率,借款人信用情况,项目好坏等等因素。
世界上除了极个别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几乎都是负债经营。而负债经营导致了如下几个结果,第一,它实现了资本跨时间和跨空间的结合,很多投资需求极大的工程可以提前上马,比如当年美国公司到英国发债券去修铁路,没有英国人的资本支持,美国人不可能把工业化发展起来;第二,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很多科学研究,都需要企业出钱支持,企业如果有充分的资金来源,自然乐于支持这类进步事业(万一转化成商品了呢);第三,造成经济周期,没错,基本上债务周期就是经济周期的罪魁祸首,这个话题太大了,不展开,但记住一点,央行一开始收缩流动性,企业就开始没钱花,企业没钱花,就会削减开支和裁员,而一裁员,人们手中的钱就少了,钱少了消费能力就降低了,导致企业的产品销量减少,企业就会进一步削减开支和裁员,从而进行恶性循环。
到此为止,人类创造的财富,被三类人分走了,企业主,债权人,企业员工。你是不是感觉到好像还是少了点什么,没错,还有一个我们没提到。我们再次翻开所有企业的财务报表,这次不是资产负债表,而是利润表,你会看到非常醒目的两个科目,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西方世界有句名言:“人活在世,有两样逃不掉,死亡和税收”。
五、政府对财富的再分配
目前来看,在这个地球上,任何一个企业和个人都会自主或者不自主的属于一个国家,而只要你在这个国家生活,无论是打工,还是做生意,你都得给这个国家交税,就跟你必须要呼吸一样自然。那么为什么会有国家出现呢?这是因为另一句名言:“权利害怕真空!”。
在最开始,一片土地上只要有人类居住,就会自发的按照武力的强弱,财富的多寡,知识水平的高低等等开始排序,最终共同推举出一位带头大哥或者一个领导集体来管理这块地的秩序,而这片土地上就形成了一个部落。在那个社会分工不是特别复杂的年代,带头大哥主要肩负起如下这些职责:组织自卫队;保护村民不受盗贼侵扰,管理农时,组织人们进行农业生产或者狩猎;调节部落内部矛盾,秉公执法,判断官司,等等。于是这个部落在带头大哥的带领下,有条不紊,蒸蒸日上。但是带头大哥或者领导集体做这些事情不能白做,因为带头大哥不负责种地,不负责狩猎,所以没有产出,于是规定部落的集体劳动成果要分一部分给带头大哥,而这就是税收的雏形。
而每一个国家的政权跟带头大哥之于部落的作用相似,只不过由于管理的范围更广泛,社会分工变得更细致,从而其作用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更广的外延。政府为了管理好国家,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必然会进行各项财政支出,比如修建各类基础设施,维持各类暴力机关开支(军队和警察等),维持国防开支,维持各类行政部门开支(比如各大部委,各行业监管机构等等),用政府补贴扶持一些民族产业等等。那么这些财政支出的主要来源就是各项税收以及政府债券(也就是国债,这个后面会说),当然我国各地政府还有一大来源是土地收入。这部分收入是从事生产性的企业和个人无偿支付给政府的,以便政府能够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总得来说,一个政府强大与否,主要跟其收税能力有关,我党的税收能力肯定是很强的,这没的说,但是跟美国政府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如果你身边有美国朋友,你可以问问他们,他们在中国的收入是不是要向美国政府交税,答案一定是要交,因为美国实行的是全球征税,只要是你是美国公民,不管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取得收入,你都需要向美国税务局交税。在美国,税务局是神一样的存在,它的英文名叫InternalRevenueService(IRS),它的操性基本如下图,你在中国见过拿着机关枪去征税的么?
当然,肯定不是税收越多越好,子曰:“苛政猛于虎!”,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如果80%的利润都要交税,那谁还有动力去从事生产,那财富就没法被创造出来了。所以,凡事有度,政府税收要做到恰到好处,既能维持自己的正常职能,又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积极性,把蛋糕做大,这样才能够达到双赢。
然而很多人对国家和税收的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初中阶段,他们基本上认为政府越小越好,税越少越好。理由也很简单,政府减少管制,减少税收,让市场来调节,基本就是自由市场经济那一派的论调。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比这种理想状态复杂的多,还是回到那句话:“权利害怕真空!”。
如果一个国家,政府很弱,那么必然会出现一些地方或者行业,政府管控能力弱,或者根本就管不到,那么民间就会自发形成一股力量成为实际上的管控者,比如以前的某些占山为王的土匪,自己地界的民众往往向他们交“保护费”以求庇护。再比如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是弱鸡,那么很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往往就会被国外势力和国内的买办阶层所掌控(典型的像韩国,香港,拉美国家等等),那么国家的民生问题就没法解决,阶层之间的矛盾就会日益激烈,社会动荡就会不可避免。
想想我们中国为什么没有陷入拉美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就是因为我们国家可以做到完全独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自己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经过几代人艰苦奋斗,发展出了强大的工业体系,培育出了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但是,这些都是打出来的( 和越战),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做后盾,这些都终究是浮云。被美国势力牵着鼻子走,各种自然资源被国外势力把控的滋味,问问韩国人和拉美人就知道了。
六、财富的掠夺
以上,我们谈了整个财富被创造和分配的过程,接下来我们谈谈财富的掠夺。之前说过,财富的掠夺主要分两种,一个是明抢,一个是忽悠。明抢很好理解,比如发动战争,打赢了之后向对方要求战争赔款,占据对方土地和资源,并培植代理人(比如很多人都很崇拜的张作霖),等等。这些我们现在看来,觉得很遥远很魔幻,但是在20世纪中页以前,都属于常规操作,而且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比如现在的香港。
明抢虽然简单直接,但是毕竟要以武力作为基础,而且也存在失败的风险,有可能还要赔上很多条人命,代价很大。但是忽悠就不一样了,只要能让一部分人相信,愿意为此买单,智商税就可以收到飞起。比如层出不穷的庞氏骗局(前一段时间各种P2P爆仓),发行各种空气币,加杠杆炒股炒币,量子波动阅读法(看着那些孩子飞快的翻书,真不知道说点啥好),女德班,奶茶品牌加盟店(既然这么容易赚钱,干嘛要你加盟?),等等等等,层出不穷,总之各种花样,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人家做不出来的。归结为一句话,所有这类骗术都是利用了人们想走捷径和贪婪的心理。
上述这些骗术虽然都害人不浅,但是毕竟它们都摆在明面上,只能欺骗那部分智商余额不足的人。但是另外一些操作,却能在掠夺绝大多数人的情况下,还让人心甘情愿的去接受,这就是所谓的大盗窃国。
举个例子,我们上面提到政府的支出主要靠税收和土地财政收入,但是还少说了一点,就是超发货币。任何一个政府都有超发货币的冲动,这是一种本能,无法抑制。举个例子,政府欠你万,只要在到期之前,政府让社会流通的货币总量提高一倍,到时候就相当于欠你万(财富被掠夺就是这个感觉)。我想没有人会不愿意这么做。但是如果货币发行量增长太快,有可能引起社会的动荡,对经济和政治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每一个政府都喜欢温和的通货膨胀,这也是为什么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的原因。而货币的传导机制,决定了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无法享受到货币超发的好处,而只能成为货币超发的牺牲品,就是你银行账户里的钱购买力下降了,钱不值钱了。如果想了解更多货币传导机制的内容,我在《通胀、限购与房价》这篇文章里面讲清楚了。
再举个例子,《战争之王》大家都看过吧,那时凯奇还是影帝,还不是现在的烂片之王,那里面有一句话:“在这世界上一共有伍亿伍千万支军火在流通,那就是说每十二个人就有一支枪,唯一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把武器卖给那另外的十一个人?”。这是每一个军火商都在思考的问题,如何把武器卖给更多的人?那么如何让一个不需要武器的人开始需要武器呢,当然不是让他养成打猎的习惯,最好的办法是制造流血冲突,矛盾,设立假想敌。中东火药桶常年纷争不断,除了宗教、民族和资源矛盾外,各大军火商的暗中支持也不容忽视。另外,美国常年维持天文数字的军费支出,就是因为还把俄罗斯当成假想敌,尽管后者早就失去了与之抗衡的实力了,所谓养寇自重,你们感受一下。你看,有些利益团体或者个人,出于维护和增加自身利益的考虑,常常做出一些损公肥私的事情,你还不能反驳,反驳就是不爱国。但是这些费用谁来承担,最终还是由广大的纳税人来承担。
七、人类的共识
尤瓦尔·赫拉利在他著名的《人类简史》里提到,人类这个物种之所以能从众多物种中脱颖而出、成为地球主宰,其主要原因是人类喜欢叨逼叨,叨逼叨出来一个共识之后,不管这个共识是对还是错,大家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好计划,分工合作,然后把这个共识实现。点了这个技能点之后,什么猛犸象,剑齿虎,其他一切物种在人类面前都是浮云。可以说,达成共识,一直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不管是正确的方向还是错误的方向,一旦这么想或者做的人多了,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举个例子,货币。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做生意都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就是因为人民币背后有中国政府做背书,大家相信政府不会倒台。为什么相信政府不会倒台,因为政府税收能力强大,为什么征税能力强,因为背后有强大的国家暴力机器(军队,警察等)支撑。如果大家和政府之间没有这个共识,认为政府没钱,也没能力有效征税,人们就会选择减少人民币交易,甚至以物易物,商品的价格就会上升,价格上升,政府的钱不够用,就促使政府加紧印钞,超发货币,最终人民币就会变成津巴布韦币,后面加多少个零都不管用。
其实比特币的原理跟这是一样的,比特币虽然没国家政府在后面背书,但是所有愿意接受比特币的人都在给他背书,如果只用十个人觉得比特币值钱,那么比特币肯定是没啥价值的,但是现在世界上有几千万人甚至上亿人都觉得它有价值,愿意接受它,它就变的无比值钱。用李某来的话说:“傻逼的共识也是共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比特币确实能够满足某种需求,比如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跨境交易,用美元或者人们币结算都有被追踪的可能。另外,比特币的数量是固定的,万个,挖完为止。因此你可以把比特币理解成一种特殊的、且数量有限的商品,那么大量的货币来追逐这种商品的后果只有一个,涨涨涨。
你看,有些共识是财富的朋友,它们引导人们努力奋斗、增加财富,而另外一些共识却是财富的敌人,它们引导人们毫无愧疚的毁灭财富,比如现在香港正在发生的那些事情,一群毫无生存技能,不知生活艰辛,也不知世界如何运转的人,被几个大词(自由、民主)一忽悠,就堂而皇之的干扰别人正常生活、侵害别人的身体和财物,让其祖辈父辈花费几十年建立起来的财富和信誉毁于一旦,还美其名曰为“为自由而战”。哎,就这智商,还想参与管理国家,竟无语凝噎。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余不一一。
朱昊要不您点个“在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yl/8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