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龙头新闻客户端」
每月一“星”,月月展“馆藏宝贝”。龙头新闻·生活报记者了解到,“消失的古兽——东北野牛头”特展目前正在黑龙江省博物馆阳光大厅展出,冰城观众可以前去近距离观赏。
据省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展出的东北野牛头骨化石,出土于黑龙江肇源县松花江畔的一级阶地上。东北野牛是由西伯利亚迁入我国境内,主要生活在距今2万年到4万年间。当时大面积的草原和湿地遍布整个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比现代稍低,夏季草原植物茂盛,为野牛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随着冰川期结束,气温转暖,森林开始繁盛,草原范围大幅缩小,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同一时期,人类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开始发展壮大,并向北拓展,这也挤占了野牛的生存空间,最终导致东北野牛在1万年前彻底消失。
东北野牛额骨宽,两角粗大,身上披着厚厚的长毛,能够适应较为寒冷气候条件。东北野牛高可达1.8米,体重可达1吨以上。它的背部有一个类似“驼峰”的高高隆起,用于储存能量,在食物短缺时提供必要的养分。东北野牛的种群数量在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中占据了绝对多数,繁盛时期种群数量能够达到百万级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zz/11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