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让我感动的一期《朗读者》,是听倪萍朗读《姥姥语录》那期。
多年前,在好友老夏的推荐下,买了《姥姥语录》这本书,也爱上了倪萍笔下那个至情至性的姥姥。看了这期节目,再翻出这本书来,想着这两个离佛很近的女人,感慨万端。
1
“麻烦别人自己心里是苦的,帮着别人自己心里是甜的”
当镜头转向嘉宾室的大门,捧着一大束鲜花的倪萍静静地站在那儿等着董卿。她永远那么贴心,那么得体,以至于把年轻她十四岁的后辈董卿感动得眼泛泪花:“节目开办那么久了,您还是第一个给我送花的!”
已经年满58岁的倪萍,确实不那么好看了,皮肤显得浮肿而松弛,眼神不再清澈闪亮,身材更是发福得厉害,用她自己的话说已经很难穿上好看的裙子了。外形变了,可她那颗蓬蓬勃勃,永远透着人间热火气儿的心,没变。
坐下来,她和董卿聊天,看似云淡风清的讲述里,藏着她不为人所知的难……
年,央视春晚要她继续担任主持。那时,她刚刚知道出生不久的儿子得了极其难治的病,孩子的眼睛随时可能失明,为其救治可能要倾家荡产。可她,排除了一切困难,还是如期站到了台前,完美地呈现了她自嘲的像“踩在鸡脖子上”一样的热情饱满、激情四溢。
年,老同事请她回来,主持一个新节目《等着我》。她担心自己的各种不好,不敢答应。那时,到处可见论坛里、微博上的网友批评她肥胖老态、风格固化、只会煽情……但是,最后的最后,就因为这是一个帮助别人、功德无量的节目,所以她又克服了一切,微笑着站到了台前,像一位知心大姐,贴心加耐心地帮助人们寻找失联的亲人、友人和恩人。
这回,董卿邀她,她又二话没说,鼎力相助。她带来了鲜花,带来了对董卿满满的鼓励,还带来了一段精心准备的感人至深的朗诵。
……
2
“爱不怕分,爱越分越多。好日子就得分着过。”
听她说起过去的种种,仿佛都是应该的。在她的心里,对人好是应该的,为人付出是应该的,像姥姥说过的那样“做好事都是应该的,就像一个人偷东西,你还表扬他?”
她没说过的也很多,比如年为汶川地震捐出的一百万,以及在此之前为母亲水窖工程和青少年基金会各捐出的一百万,都是被别人爆料,才被大众所知的。
“善欲人知,不是真善”,年,在上海大剧院的慈善之星现场,她听到主持人曹可凡提到她的名字时,就急着“逃走”,曹可凡叫住她的时候,她说如果做好事是为了让大家表扬,那就违背她的初衷了。大爱,原本就是无言。
姥姥说过“爱不怕分,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怕不存钱”,她和姥姥一样,是个有爱、肯爱、会爱的人。
这样的人,是离佛很近的人。
3
“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
她是个好命的女人吗?好像不是。出生在单亲家庭,虽然年少成名,年轻时婚姻却并不顺遂,被比她年轻的女人抢去深爱的男人,中年后再嫁,40岁时才生下的儿子,刚出生四个月,就得了非常罕见的疾病,治得不好,极可能失明或夭折。
遇到这样的坏事,是个人都极难承受,更不要说是个柔弱的女人。《朗读者》节目里,她读到自己得知孩子遭此大难的心情:“我生孩子的喜悦姥姥是第一个知道的。孩子有病的消息姥姥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不想让九十岁的姥姥再替我分担这份苦难了,尽管我自己无论如何是支撑不下去的。”
台下的观众听得一个劲儿地抹眼泪,心疼她原来是那么那么地难。是啊,正如姥姥所说,好事来了,还打个招呼,不好的事,咣当一下就砸你头上了,从来不会提前通知你。她能选择的,只能是让自己越砸越结实,不能一下子就被砸倒。
恶运来时,难以支撑的她开始抽烟了,因为听人说抽烟可以消除恐惧。她还会下半夜不开灯坐在客厅里,脑子醒着,灵魂站着……因为着急上火,视力也下降得特别厉害,经常模糊、发黑,她感觉自己好像要看不见了。
就这样,过了一天又一天,在姥姥安静而有力量的目光注视下,她终于从炼狱般的日子里挺过来了-——一个人抱着孩子去美国治病。每次去治病,都是上战场,在病房外一站就是大半天,等到医生出来比划个OK的手势,她心放下的同时,当场就瘫了。为了挣钱,她会搭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回来拍戏,国内国外的两地折腾……
没有人是天生的正能量,一切心态都是可以锻炼出来的。笑着面对一切很容易,心里流着血脸上流着泪还能发自内心地感恩,明白当下已经是老天能给你的最好的经历,才是真的乐观。
经历了人生的劫难,明白了生命的无常,她心里谨记着姥姥的话:“孩子,你再大的本事也挡不住天黑。毛主席的本事大吧?儿子在朝鲜战场上死了,老头儿不是也没法儿?一根烟接着一根烟地抽,等着天亮。天黑了就是遇上挡不住的大难了,你就得认命。认命不是撂下,是咬着牙挺着,挺到天亮。”
生命的养分就是这样,从姥姥的口中,一点点传递到倪萍的心里。润物细无声,血液里流淌的美好都是一点一滴地汇聚而成的,一切的善良、宽容、忍让都不是与生俱来,是生命对生命的滋养,是心灵与心灵的传递。
4
“没有人的时候,把脑子拿出来在太阳底下晒晒。没有魂儿的人就常做错事、傻事。”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身为女人,谁会真的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呢?她自己也曾说过“我最大的错误就是放弃了形象”。曾经面庞姣好得如一轮明月的她,由于生活的重压,不善保养,老得很快,自曝有次菜贩子都为她心疼落泪了。去菜市场买菜时,被菜贩子拉住胳膊追问:“你是倪萍吧?怎么这么老?”菜贩子说着说着哭开了:“你是不是过得不好?”
更不要说,那铺天盖地的网络恶言——有段时间,只要是和女性形象有关的爆文,必提到她的名字,把她拉出来当反面教材,和刘晓庆、赵雅芝甚至和林志玲等保养有道的明星们比。说起来无非都是谴责她现在有多难看,有多苍老,口口声声质问:身为公众人物怎么能够如此不顾形象?
没错,相比较刘晓庆58岁的年龄18岁的相貌,倪萍确实差很多。可谁知道为了照顾儿子,她付出了多少血汗?
谁知道做母亲的哪有心思顾及自己的容貌,孩子病了天就塌了,谁敢想象这些年她是怎么过来的,是如何度过那些暗得看不见前路的日子?!
为了照顾儿子,原本打算儿子周岁就复出工作的她,一直呆在家里。为了给儿子进行理疗,她参加了按摩培训班,学习穴位按摩,每周还带儿子去针灸3次,外加每天3碗中药药汤。为了让儿子喝药,她想尽办法,扮鬼脸、演小丑,一碗药喝下去,常常累得满头是汗,筋疲力尽。就这样,她含辛茹苦,深一脚浅一脚摸索着走来,精心地照顾着儿子直到康复。
她是放弃自己的形象太早,可是,难道外表就真的那么那么重要,值得我们忽略她越来越丰盈、强大的内心,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一个宽厚、阳光、善良的女人吗?
加缪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我知道这世界我无处容身,只是,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
那些喷人时从不考虑别人感受的人哪,脑子是不是也应该像姥姥说的那样,常放到太阳下面晒一晒?
有的果实,光鲜亮丽,确实很美,但不一定好吃,甚至还可能有毒。有的果实,外表粗糙,确实不美,却非常补人,无比珍贵。
她就像一颗不美的果实,好比她的老家山东深埋在沃野里的“心里美”萝卜,当生活的风刀霜剑,残酷地逼来,她无处可逃,只有扎根于深深的泥土深处,独自在严霜里蜇伏,默默将自己的悲痛酿成芳香的汁液。表皮越来越难看,可凝聚在果实内核的,是美,是甜。
5
“心里美,才是真的美。朴实无华,更是大美。”
倪萍说:“对我来说,写作和主持一样,我始终要求自己把语言打碎了,把心放平了,把文词拆开了,用最直接的方式把话说出来。大白话的真实和内涵的深刻是打动我自己的,人得循着这个根儿往上走。天花乱坠不如掷地有声,我就想寻找这样的文字。所谓大白话,不是早上吃了中午吃了晚上又吃这样的废话,里面一定要渗透你想表达的思想。也许到了我现在这个年龄,说大白话才有意义。”
动人心者,莫先忽情。她的朗读,她的文字,感动我们的是她滚烫的真情。只要她出现,微笑是她最常有的表情,表达着乐观宽容,传递着安宁豁朗。纵然历尽苦难,呈现的却尽是阳光。
看《朗读者》,聆听心里有爱的女人,朗读她为另一个心里有爱的女人写下的文字。看《姥姥语录》,与这两个心中有家,眼里有光的女人,离得越来越近,被她们丰富有爱的心灵深深地打动。
一个人,需要承担多少苦难,才能平安地度过一生?
那佛光闪闪的天堂,是倪萍眼中的光茫。它光而不耀,是暖,是爱,是希望;它照见了姥姥的笑脸,照见了可能被我们遗忘的纯真、美好和善良。
(原载作者公众北京看白癜风哪里看的好崔永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zz/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