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如今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都在追求轻资产运营,并以此为傲。而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跟风似得大搞轻资产运营,一个网站、几个信贷员,就成立了P2P平台。投资说白了就是靠风险赚钱的,这里说的风险更多是指的信用风险,成立短短一两年的互联网金融,在全神贯注搞大数据征信的同时,千万别忘了巴林银行是如何破产的。
认识巴林银行
巴林银行创建于年的英国,是当时世界首家商业银行,业绩非常突出,巴林家族先后获得了5个世袭的爵位,英国皇室也成了巴林银行的客户。
巴林银行破产是源自一个区级职员尼克李森的违规操作,可以这么说,你给我一个机会,我就能消灭一家百年历史的商业银行。同样,那些对外宣称有数千变量的风控模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要注意你们的工作制度和流程中是否也存在这样一个违规操作漏洞呢?就像前段时间某小贷公司的信贷员自行篡改贷款申请材料的现象,幸亏发现的及时,否则一旦集中爆发还款逾期事件,那就离破产不远了。这样的操作风险数不胜数,防不胜防,那我们先认真的回归下巴林银行是如何被操作风险搞破产的吧!
破产的原因
1、李森由于业绩出色,被冠以期货与期权结算专家的光环,这种个人权威也导致了监管部门对李森违规操作的放纵。
2、李森在新加坡分公司期间,既负责交易又负责清算,这就使得执行职责和监管职责于一身
3、总部系统升级后,未清除临时账户,这个被人忽略的账户却成了李森做账的专有账户
4、李森向总部不断申请保证金的时候,总部审核人员未发现异常,这点的确比较奇怪,难道就没有阈值限制吗
5、李森在日本的投资已经超过英格兰银行规定的海外总资金不应超过25%的限制,虽说双方有多次会谈,但巴林银行得到了英格兰银行主管商业银行监察的高级官员的默许
6、日本阪神地震的外部因素,导致股价持续下跌
其实我们在李森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一方面是所处环境的确存在这样的漏洞,另一方面是李森这个人的人品太差,而不能仅仅将其原因归结为李森对投资的判断失误。
启示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企业面临的信息科技类风险比巴林银行时代要多得多,有些是人的、有些是系统的,这些风险足可以将一个鼎盛的商业银行搞的破产,作为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要不断的吸取历史惨痛的教训,该投入的要投入,在利用互联网不断追求轻资产化运营的同时,千万别忘了互联网金融本质还是金融,而忽视了金融本身存在的各种风险。
微评人是一家专注互联网金融方向的自媒体,这里聚集了互联网金融、银行、券商、保险等行业大咖,为粉丝提供原创专业文章,以及在海口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jj/2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