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象

博物馆镇馆之宝黑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


黑龙江省博物馆全国首批集历史文物、自然标本、艺术品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公益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黑龙江省博物馆目前收藏文物6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件。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下黑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黑龙江省博物馆铜坐龙

铜坐龙金代时期文物,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规格:高19.6厘米、重2.1千克

铜坐龙是皇室的御用器物,也是金源文化的代表。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多民族、多地域、多文明的融合与发展。

这座铜坐龙身上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龙文化的精华,无论从考古还是从艺术的角度,这尊铜坐龙都有很大的文化研究价值。

铜坐龙齐国王墓丝织品服饰

齐国王墓丝织品服饰是金代时期文物,国家一级文物

金代齐国王墓有号称“北方马王堆”,古墓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且文物丰富、精美,保存完好,其中服装种类繁多,质料品种齐全,纺织技术高超,制作工艺精湛,图案华美,在出土文物中尤为珍贵。

齐国王墓出土的丝织物是我国金代考古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其填补了中国服饰史研究中由于缺乏金代服饰留下的空白。

《蚕织图》

《蚕织图》是南宋时期文物,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规格:横.2厘米、纵28.9厘米

《蚕织图》是中国早期记录蚕织生产技术的绘画作品,记录了中国古代蚕织的生产过程,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

蚕织图渤海天门军之印

渤海天门军之印是唐代时期文物,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规格:高4.厘米、边长5.25厘米X5.厘米、厚1.4厘米、柄高2.9厘米

渤海天门军之印为唐代渤海国禁卫军的官印,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一方渤海印,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渤海天门军之印披毛犀化石骨架

披毛犀化石骨架是更新世晚期化石文物,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规格:高2.05米,长4.02米

这具披毛犀化石,是年发现的。整个骨架同属于一个个体,完整程度接近%,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最完整的披毛犀骨架。

披毛犀化石骨架松花江猛犸象化石骨架

松花江猛犸象化石骨架是更新世晚期文物,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规格:高.米,体长5.45米

松花江猛犸象化石骨架是中国发现的第一具完整猛犸象化石。距今年左右

松花江猛犸象化石骨架桂叶形石器

桂叶形石器是新石器时代文物,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规格:长25厘米、宽5.8厘米

桂叶形石器形制如一片两头尖的桂叶,是镶嵌在骨刀梗上的石片石器,属刮削器一类。此器物制作精美,形制独特,堪为精品。

这件石器为黑龙江省目前为止发现的细石器中个体最大、最为精美的一件。

桂叶形石器《兰亭序》图卷

《兰亭序》图卷是南宋时期文物,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规格:长.1厘米,宽7厘米

《兰亭序》图卷是必看的黑龙江省博物馆展品之一,是现存最早的兰亭全图,它不仅是古人兰亭修禊的直观史料,也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

《兰亭序》图卷山水人物故事镜

山水人物故事镜是金代时期文物,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规格:直径6厘米

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镜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金代铜镜,镜面光亮,做工十分精致,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铜镜出土时没有锈蚀,而且保存完好,这在传世的中国古代铜镜中十分罕见。堪称中国金代铜镜的佳作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山水人物故事镜黑龙江满洲龙化石

黑龙江满洲龙化石是白垩纪时期文物,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规格:长10.5米,体高6.1米,体重近10吨

黑龙江满洲龙化中国的第一只恐龙化石──满州龙。黑龙江满州龙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恐龙化石,有“神州第一龙”之称,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黑龙江满洲龙化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jn/124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