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象

体验盒子丨在巴林做志愿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恨没有精妙绝伦的文笔

辅助我描述在那个国度所感受到的一切

似乎不在半夜不刻意矫揉造作就是对它的亵渎

我想用最动情的笔触描写这次体验

却似乎又受限于文字的束缚

有些事还是自己去体验了才明白

欢迎打开今天的体验盒子

今天的体验故事由盒子君的朋友Diary带来

年7月23日至8月21日,我在巴林做志愿者。

巴林是哪儿?

巴林王国(TheKingdomofBahrain),简称巴林,邻近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之间,属热带沙漠气候,石油为国家经济的支柱。

在我去这里之前,我都不知道这个国家在哪里,只知道这是一个西亚国家。后来我在网上查询才发现,巴林竟然还是一个岛国,总面积也就1.7个海淀区那么大。

有人问:那你去那里做什么?

一开始我也回答不上来,那是一个我之前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国家,那是一个所谓“沙特后花园”的富有国度。你一个不懂阿拉伯语的小姑娘去这个地方支教做志愿?

好吧,我承认,我是抱着深度自助游+体验伊斯兰世界的心态,打了“海外志愿”的旗号不远万里来到这儿。

到了巴林我才发现,这里和我之前想象的有些不同。

Chapter1 沙特的后花园

从日出那一刻开始起温度就直逼45度,火热的太阳似熔炉炙烤着大地上的一切,整整一个月一滴雨也没下。

五点就叫的出租,我每十几分钟就打电话催一次,懒散缺乏时间观念的司机仍旧八点才到。

三十个志愿者住一个别墅,虽然有游泳池有健身房,可九个女生窝在一个房间里,大通铺一样混乱堆着满地的床垫,男生更惨,直接睡走廊。

这就是巴林给我的最初印象。

巴林和沙特之间依靠一座25公里长的法赫德国王大桥相连,很多人说巴林就是沙特的“后花园”。因为每到周末,很多沙特人都会开车到巴林来,平时不堵的巴林街上也会被各种车辆挤满。在堵车时辨认来自各个国家的车牌照一度成为我的乐趣。

为啥都跑来巴林呢?一是因为这儿购物不收税;二是因为这里没有沙特那么严格的教规习俗,于是乎在沙特不能开车的女士们、苦于没有电影院可消遣的情侣们、想要在酒吧畅饮的年轻人们便纷纷就近来到这个“后花园”释放天性。

巴林虽然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实际上会说乌尔都语也可以横行小半个巴林,更甭提英语了。巴林本地人很少,到处都是来打工的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

各个种族、宗教、国别的人和文化在这里碰撞,激射出矛盾的火花来。这里既有穆斯林国家保守的处处可见的黑袍头巾,也时不时有欧美色彩的短袖长裙;似乎大街上遍地都是我认为的阿拉伯式建筑,又似乎除了那可怜的一两个古堡集市再也找不到像样的古建筑。

来这里的人们,有些仍然恪守着一日五次的祷告和游泳时都不能摘下的黑袍,又有些已经捧着伏特加醉倒在暮色渐沉的泳池边。这里,虽然现代友好,却仿佛丧失了一点儿原汁原味儿的我所期待的中东元素。

这只是一部分,但似乎不来到这样一个酷热之地就没法儿体验到跟阿拉伯文明同样热情似火的巴林人;似乎不和30个人共住一个别墅朝夕相处,就没法儿体验到每一次所谓思想碰撞带来的超越语言的满足;似乎不是每天45度的高温,就不晓得珍惜每一个静谧凉爽的日出日落。

这个国家,这里的人,给我带来了感动和惊喜。

Chapter2 孩子们

有一个孩子,有轻微自闭症。似乎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总是爱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和一两个简单的单词,却无法正常通常地跟别人交流。每次拼乐高积木,哪怕是小小一步的成功他都伸出双手索要“highfive”和一声“good”的赞美,而遇到困难时又会仰起无助的脸庞焦躁地喊着“help”。

但在我不高兴时,他又是第一个冲上前来二话不说给我拥抱,抚摸着我的头发老大人地告诉我别哭。孩子是那么地感性,只要你报以十足的善意和满腔的热情,他都可以感受到。

还有我最爱的中东小王子Ali,有着你能想到的所有帅哥的特征。蓬松柔软的卷发,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扇子般浓密的长睫毛,巴掌大的脸颊,还有一见到我就笑的合不拢嘴露出的一口小米牙。他才6岁大,却在我教育另一个孩子而僵持不下的时候默默地跑过来蹲在地上,一把一把地捧起满地的碎渣帮我分忧。

教自制明信片的时候,全班有一半的孩子将手中的To后面加上了我的名字;写作“我最想要去哪儿旅游”时,中国第一次纳入了他们的选项;在跟他们一起拼乐高积木时,做匹萨时,去科技宫参观时,甚至做数学题时,向我投来的或求助或炫耀的眼神让我觉得自己是那么的被需要。他们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主见有想法,懂得分享和感恩。

45度的高温里,是他们给了我激情让我愿意每天早上顶着烈日踏出空调房。

Chapter3 朋友们

在这段时间,我们几十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志愿者们相聚在一个别墅里,工作、游玩、生活,就像是一家人。

一个月,两次globalvillage,三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四五个拥挤的房间,六七种形态各异的食物,八九个天南地北的国家,十分诡异的昼伏夜出的生活节奏。

有一次,晚上九点多,我们乘坐的大巴在马路中央抛锚。在49度的蒸笼天气里,一个阿曼女孩直接爬出了抛锚的车窗,腿伸出去探了半个身子望着远方,声称自己要做第一个看到新车的那个人。等了很久,终于来了一辆摇摇摆摆的小中巴停在了路边,而小巴也已经将近满客,我们几乎是硬把剩下的人塞了进去。

小巴士一路晃过混乱的贫民区,喧闹的市中心,来到寂静无人的荒郊。车外一片沉寂,而车内伴随着沉重的鼓点和浓重的阿拉伯洗脑神曲,每一个乘客都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手舞足蹈起来。

“祸兮,福之所倚”。我敢说,没有谁曾在那样的深夜里,手无寸铁却又兴致昂扬地驰骋过充满了混乱与危险的阿拉伯贫民窟。我敢说,没有哪种场合像那样地把我们面对危机时的本能从厚厚的面具壳下曝光得那么明显。我敢说,也没有哪次如同那次一样让我从心底里感觉到了来自阿拉伯音乐和野性的召唤。

一群年轻人在一起,充满无限可能。听着巴林本地人讲述在古老文明中流淌千年的传说,挤在沙发上全身披着毛毯发抖仍在坚持看的恐怖片;中国女孩们在晚间游乐场点歌小苹果,大肆在转盘上舞动、占领全世界;巧手阿曼女生在我们腿、脖子、手指上纹下阿拉伯图样和神秘的语言符号;缅语专业的中国女生在巴林王国和阿曼人一起看充满晦涩宗教词汇的印地语宝莱坞大片,奇妙的是,她们竟都赞不绝口。

Chapter4 味道

在充满各色人种看似混乱危险的阿拉伯集市,最深的巷子里往往蕴藏着醇香。8块钱一大杯喝到饱的纯鲜榨果汁,桃、西瓜、甜瓜、香蕉,混合了冰沙的口感让我在这个干旱之地格外想念遍地水果的南方。

芒果味道、甜瓜味道,让眼花缭乱的精美水烟,据说一口含有二十根香烟的尼古丁,看着远处英俊的白袍男子潇洒地吞云吐雾,我效仿却东施效颦般只差点把肺咳了出来。

手艺精湛的阿曼女孩来别墅的第一天晚上,与暗沉黑袍同时出现的是诱人的各色甜点和奇妙的面包奶酪夹薯片的异香。

还有埃及女孩花费良久过滤染得满手紫色的花草茶,荷兰“妈妈”端出的看似黑暗料理却一尝就食指大动的意面,巴基斯坦男生每每起床就开始煮的加了三勺白糖的奶茶,中国大男孩特意为了痛经同伴煮的“妈妈味道”西红柿鸡蛋面。还有在情绪低落时,自己十二点跑去小超市买回来自我安慰的糖腌西红柿。

是的,好像没有什么纯粹的巴林味道。但你要说舌尖上的巴林,就是那苦到不去胆就生烤的鱼和似乎有些诡异的蒜蓉烤虾组合,是在subway里遇到一个会中文小哥后咬下的第一口三明治的味道,亦或是经过九牛二虎之力自行擀皮儿剁馅儿包的饺子的味道。

Chapter5 宗教

凌晨四点。

我强打着精神坐在海岸线边的泳池旁,等待日出。

这时候,我听到了一声声长鸣。

微微咸腥的海风,25度的气温,从遥远的对岸传来了唤礼声。这声音来自对岸绵延起伏的灯火里,错落有致的地平线也因为距离而显得圆润顺滑。

听不懂的阿拉伯语,却又非平时说话的腔调,仿佛是放空自己任由随心。在吟诵,又仅仅是在聊天;在祷告,又在冥冥中呓语;只有一人在唤礼,却又有数不清的人群在世界各地醒来。约好了一般,穆斯林们已经开始了一日五次的祷告,随着太阳。

伊斯兰教是他们眼中的自然法则和无尚的世间真理。一个巴林人对我说过,他对于一个无神论者来到巴林最大的期待,就是可以重新认识伊斯兰教,外界太多片面的报道已经扭曲了最初的面孔。

而我用自己的双眼在看着,看着同房间的穆斯林姑娘每天清晨虔诚地用熨斗熨平褶皱的头巾和罩袍,看着睡楼道外的巴基斯坦男生每天五次朝向圣城祷告从不例外,看着阿尔及利亚女生每次兴高采烈试吃中国菜前都谨慎问一句是否含有酒精,看着土耳其帅哥操着一口词句不通时态紊乱的英语却仍然费劲地向我解释他的信仰。

我看到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坚守自己的信仰;我看到她们戴着头巾、穿着罩袍仍然追求摇滚、追求冒险、追求刺激,和我们没什么不同;我看到他们不分民族、不分国籍、不分性别,只要是穆斯林便以兄妹之情相待;我看到这个宗教给予的限制和宽容的选择。

作为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普通人,我震撼于超越肤色、超越界限的认同,着迷于古老玄妙的古兰法则,讶异于信徒们自愿的禁忌和莫测的满足,宗教带着神圣不可接近的吸引力走进了我黑白分明的世界。

最后的最后

这是一次难得而又不寻常的体验。

来时一个人,凌晨两三点拖着沉重的包和疲乏的身躯;回去是多出来的几个联络人和沉重的思念。

一个月将至未至之际,我只能仓皇地将回程机票提早两周,只为不眼睁睁送别每一个人走。循环在记忆中却再也寻不见的歌曲;听到一则新闻就热泪泄洪的冲动;一个月的旅行错爱上了几个国家几个人。

也许今后会路过一座座城市,踏过一片片地界,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机会心无芥蒂地、满心激情地和那样一群赤诚热情的年轻人一起,不含杂功利心地做一件只属于情怀的事。

标榜要成为“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我们,实际遇上多样性时,也仍会下意识地以固有的道德标准、行为准则去判断和要求,去抵制踏出常规的那一步。渴望着有一天可以以真正谦逊的姿态去了解和接受,在比较冲突中学会重新审视和反省,放开矜持大胆去说、去做、去体悟。

旅行可以锻炼自己融入当地风土,可以暂时切断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也是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除去风景,还拥有不断成长的自己。

唇角边划过的每一个Bahrain都是一段热辣似火却温暖得无法灼伤人的时光。

从此,一片从前需要靠百度才能知道位置的国土成了日思夜想的温柔乡。

本文及相关照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盒子君授权转载。

若盒子君和原作者同意转载,请遵守“署名-非商业使用-禁止演绎(by-nc-nd)”这一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并贴出原文链接。

“体验盒子”(







































中科白癜风医院健康庆双节
擅长白癜风的辩证论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ly/10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