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
她是一位华裔女子,却用短暂的36年生命去寻找证据证明南京大屠杀,去揭露日本二战的罪行,为此她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事迹值得被中国记住,值得被所有中国人记住。
希望她在天堂,
不再有悲伤。
张纯如
年11月9日,
美国加州高速公路旁,
一位年轻的华裔女子,
用一把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世界,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
就有多家媒体播报这一消息,
并向这位华裔女子致以敬意。
她的名字,叫做张纯如。
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
即非娱乐明星,亦非社会名流,
何以能引起如此巨大的震动,
让所有媒体人脱帽致敬呢?
故事得从年3月28日说起,
那是张纯如出生的日子。
身为第二代美国华裔,
她降生在一个双博士后家庭,
父亲是物理学博士后,
母亲是生物化学博士后,
都曾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
成长在这样一个优秀的家庭,
张纯如的童年可谓无忧无虑。
突然有一年,
父亲张绍进从台湾探亲归来,
给张纯如带回一张蚕纸,
孵化蚕卵后教她和弟弟养蚕。
在对这神奇的生物着迷后,
张纯如对东方的遥远国度,
也产生了巨大的好奇:
“为什么我们会到美国,
而不呆在中国呢?
像我和弟弟这么大的时候,
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听到女儿问这样的问题,
母亲张盈盈黯然神伤。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啊,
中国饱受战乱,家人颠沛流离,
疾病、饥饿、战火,
随时可能丧命…”
张盈盈告诉女儿,
她父亲张铁君当时在政府任职,
年,日军逼近南京,
他就从水路撤往湖南,
和妻子约定在芜湖会合,
苦等四天,仍不见妻子踪影。
最后一天,官船即将起锚,
张铁君绝望地对着江面呼唤妻子。
远处驶来的船上终于传来了声音,
“我在这里!”而那正是他的妻子。
每每谈起这一幕,张纯如的外公,
用的都是悲喜交织的口吻。
喜的是乱世之中,性命保住了,
悲的是山河动荡,流离失所…
后来,张铁君一家来到台湾,
女儿张盈盈与丈夫赴美留学,
便成了美国第一代移民。
《论语》有言:“乐其可知也:
始作,翕如也;从之,纯也,
如也,绎如也,以成。”
纯如有和谐美好之意,
这便做了女儿的名字。
17岁那一年,
张纯如考入伊利诺伊大学,
攻读数学和计算机双学位。
有着强大理工基因的她,
如果顺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很可能成为一名杰出科学家。
但在大二时,她忽然转到新闻系,
看似出人意料,却也有迹可循。
张纯如小时候便酷爱写作,
在她看来,写作是传播社会良知,
真正的作家,绝不是玩文字游戏,
而是通过文字来表达思想和感情。
在读大学的时候,她有了理想,
那就是写一本很好的书,
足以影响这个世界。
为此她彻夜练笔,伏案写作。
毕业后,
她一连遭受打击,
被好几家著名媒体拒绝。
为养活自己,她不得不送外卖。
当时她身材高挑,美丽大方,
却无心打扮,也很少上街,
过了一段十分彷徨的时光。
年,她和初恋男友结婚了,
同年,写作生涯终于出现转机,
导师将她介绍给出版人苏珊·拉宾那,
要她写一本和钱学森有关的书。
经过两年时间的战斗,
年,《蚕丝》出版,
这为她打开了一条小径,
推动她朝更深的地方走去。
当她向父母讲起自己的新书,
和第二本书的选题计划时,
母亲张盈盈建议女儿说:
“现在很少有描写二战时,
中国境况的英文书籍,
你能写一本,最好不过。”
张纯如听完母亲讲述的事,
心里不禁产生了怀疑,
尤其是对于“南京大屠杀”:
“历史上真的有这样的事吗?
当时的中国真的那么惨吗?”
她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些景象,
那是被描述成人间地狱的南京城,
还有被鲜血染红的江水和大地。
但写作者的立场让她保持清醒,
她必须亲眼看到证据才行。
接受了母亲的建议之后,
她开始白癜风能够治好的办法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ly/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