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先抒抒情,讲讲登山结束之后的心路历程,下篇讲点有用的,硬壳冲锋衣到底有毛用?
登顶成功很开心?
过去的几个月你都在为登一座山做准备,你翻烂了地图,每一条等高线都在心中,这两条稀疏的等高线之间是轻松的山脊,那两条密集的等高线之间是最后的绝壁。
你像苦行僧一样生活,一心一意粗茶淡饭,今日负重20kg,个台阶。水煮鸡胸g,水煮蛋白4个。左手一部《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带给你精神的感动,右手一部《极限登山》告诉你登山的九种死法。
你像一个精锐战士武装自己,始祖鸟的冲锋衣,猛犸象的抓绒,土拨鼠的睡袋,BD的头盔,LaSpotiva的登山靴,炉头你都要想要个MSR的反应堆。每当你试着告诉自己,是不是可以换件迪卡侬的时候,你想象自己被冻伤后,手指乌黑,医生告诉你要切掉的场景,打了个寒颤。还是买贵的吧,于是你走在路上哗啦哗啦都是钱在响。
终于,你站在了一圈圈等高线的最中心,标了小三角的地方,登顶了。拿出相机,度环拍,自拍。狂风呼啸,温度很低,掉电飞快,但是赞助商朋友的旗子不能忘,一面拍照一面在心中吐槽旗子的尺寸太大。
半小时后拍到一张合意的照片,照片里你面带灿烂的笑容,几天没刷的黄牙、一蓬枯草一样的头发、脸上一层层斑驳的晒痕,映衬着背后雪顶和在空中翻腾的经幡还是很有说服力的。照片里鸟衣的logo若隐若无,加5分。
发朋友圈的文字已经改了几十版。从“这很难但是我做到了”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总是不太满意。
下山了下山了,出发前早已安排好了火锅和冰可乐,一口烫嘴的羊肉卷,一口透心凉的冰可乐。新鲜蛋白质和浓浓的糖浆让人飘飘欲仙。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那就是幸福团圆的大结局。世界上的一大悲剧就是,故事结束了,主角还在。是的,你要回归日常生活了。
回家后享受英雄的待遇?
当你回到家中,你的朋友,亲人,稀奇古怪的陌生人还有你家狗都会向你致以最诚挚的问候。通常一两场大酒也是免不了的,借着酒兴你向大家现场表演了一下夏尔巴人的舞蹈。你已经做好了准备,打好了腹稿,讲讲你的光辉成就,你路上遇到的戏精队友,你在可能有那么点危险的时候是怎样人生跑马灯的,你的人生又上了什么样的一课,你和那座山是怎么天人合一的。听众们如痴如醉,听完后哄堂叫好,敦敦敦敦地喝了起来。
直到他们问了一个问题,“看得出来你一定很开心自己这次能顺利登顶,然后呢?”
是的,你也在问自己,然后呢?下一次远行还遥遥无期,这一次的远行已经结束了。过去的那么长时间你都在为了这一个目标而努力,甚至牺牲。你的家人也习惯了,知道“那座山”是你唯一愿意认真讨论的事情。尽管你否认这是一种痴迷,但是当把这件事情拿掉的时候,你的心中出现了一个黑洞。
随后几天朋友和同事们还会问东问西,尽管你知道他们可能也并不是真的感兴趣,你还是拿出12万分的热情去和他们讲你是怎么爬过冰裂缝以后才发现安全绳没有系好的。慢慢的,没人提起这件事了,连你家的狗见到你也不会像你刚从山里回来时那样激动转圈了。
在群山之巅的时候,你曾有一个幻觉,自己脱离了日常所有鸡毛蒜皮的琐事,你是一个古代的英雄,在做一件伟大有意义的事情。你强壮的像一块大理石,一台无情的攀登机器。归来后,氧气浓度上升,智商重新占领高地,你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你不是大理石,你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你也不是无情的攀登机器,你只是被无情使用的一颗螺丝钉。
是的,你知道生活就是这样,过去的所有付出,不会再有其他结果了。当然你也不应该有什么多余的期待。你不想再庆祝胜利了,你掉进了“无目的深渊”。
想要说明这种感情有点复杂,你知道当你告诉别人这种情绪的时候,别人会在心中觉得你是吃饱了撑的,建议你忙起来就好了。你知道和你一样的登山爱好者才会有这样的情绪,他们会理解的。
失败了这感觉妙吗?
或者你应该庆幸,至少这次你登顶了,如果没有登顶,那才是真的暗无天日。当然,客观公正的讲,以登顶为目标,你“失败”了。但是你从来不会把这个词用在登山上。只要平安下山,就是“成功”。你乐呵呵的回到家,度向家人朋友和狗展示了完好无损,没有缺胳膊少腿。
你和他们说,“我尽力了,在离山顶米的时候,风雪太大,我到达了自己的极限,理智让我转身下山,所以值得庆幸,我没有受伤。”可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你都会痛苦的翻滚。你真的尽力了吗?
你知道自己训练了,但是没有人会说自己训练过度,超过这座山的最高标准了。于是你想,是不是每次训练多负重5公斤,这次就上去了?你看了地图,等高线烂熟于心,但是你毕竟第一次走这条线路,你想如果在乱石坡上不浪费太多时间精力,这次就上去了?你带齐了装备,但是你想,是不是打磨一下冰爪的尖齿,这次就上去了?太多的想法在头脑中呼啸,一夜无眠。
第二天遇到了朋友,“嗨,你不是去登山了吗,回来啦,怎么样啊?”,你说“没有登顶,但是”,后面一堆废话,主要是用于合理化你的前面四个字,朋友都快打哈欠了。
你就是失败了,失败是因为你努力还不够,这就是现实,现实就是这么伤人。你开始生自己的气,“我当时不该背单反,我应该背微单的”,“我当时不应该背微单,我应该背GoPro的”。只有狗子一无所知,心满意足地看着你,你却在像个不成熟的小孩一样生闷气,更气了。
或者可能真的是因为某个客观原因你失败了,有一个弱鸡队友出门一头栽了下去,向导和你不得不终止活动送他下山,天气预报有误,出发三小时后风力加强到了70km/h,就好像你在高速路上打开车窗把头伸出去。有很多事情不是你的错,但是最终成为了你的问题,你毫无办法。
从返程飞机上开始你就会经历登山者的否认五个阶段:1.愤怒2.拒绝3.不再锻炼4.呼呼大睡5.计划下一次登山。特别当你遇到了暴风雪,而飞机上坐在你旁边的另一组登山者正在谈论他们遇见的美好阳光时,你甚至希望这架飞机可以掉下去。
最后,讲讲96年珠峰最惨山难中的一位,这场惨剧中,主观原因的部分他要负责最多。他95年就去登珠峰了,美国穷小伙带着十里八乡乡亲们的祝愿和盘缠,结果在多米的时候体力不支,灰头土脸的下山了。
之后的一年想来在乡亲们“没事,没关系”的安慰声中他应该活得很不开心,他应该很懂得失败的滋味并且再也不想尝到第二次了,那一年他疯狂打工,凑够了96年登山费用的一半,然后哀求向导队队长加他入队。队长去年没送他上去,也是于心有愧,今年就带上他了。
结果96年这兄弟还是吊车尾,关门时间过了,风暴将至,他还是要强行登顶,最终登顶是登顶了,再没从山上下来过,连带着陪他的向导队长也死在了山上。
所以心态很重要啊。在山下该怎么丧怎么丧,心理建设好了再上山。毕竟你朝山吊脸子,山不会掉一根毛。山朝你吊吊脸子,你就完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sd/8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