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象

中德舞动文献巴林特模式的舞动治疗督导


本文为阿波罗中德舞动?文献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北京阿波罗教育咨询

巴林特模式的舞动治疗督导

作者:ImkeA.Fiedler

译者:李微笑

选自《舞动治疗督导》一书的第9章(第-页)

导言

本文将介绍一个舞动治疗督导的方式,这一方式源于巴林特()督导小组的进行精神分析的结构。这一方式又发展了巴林特的理念;作为督导舞动治疗师的方法和过程,它改变了传统的言语情境,结合动觉和动作层面。

本文首先将简短回顾在德国的督导工作,然后将列举两个案例,以阐释作者在督导上的理论观点。本文所倡导的舞动治疗团体督导的模式可概括为7步,其中整合了动觉共情、真实动作和心身反移情。这些恰是舞动治疗的有效工具,对督导过程也大有裨益。巴林特团体的基本概念作为源头也将被提及。除此之外,移情与反移情的概念的呈现是为了强调“镜像现象”,这是精神分析取向的督导的核心概念。最后,本文还将谈及在督导中进行多分项工作的必要性。其理论假定是舞动治疗师需要思考的不仅是精神分析角度的病人-治疗师关系,还有其在小组中的专业角色。除此之外,还要理解体制结构,以更能从督导过程中受益。

背景

在德国,督导源于三种不同的理论取向。大约在年左右,“柏林精神分析学院”开始为其学员提供对照分析(Puehl,)。受训的精神分析师同有经验的临床精神分析师探讨他们的案例,以获得专业的反馈。这一形式的督导仍存于许多治疗培训学校中,被称为对照分析(controlanalysis),是督导的重要根基之一。

另一根基(及其称谓)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受雇代理人”被安置于大型社会福利机构的团体和小组中进行行政、教育督导。这种形式的督导的行政意味更浓,注重对社会工作的执业者的教学、监察和控制。德国人改变了这种形式。外部的临床督导师受雇进行团体督导时,弱化行政色彩,更注重案例、个体的专业角色、和团体互动。

第三个取向则发展自迈克·巴林特,他是一位医学博士、一位精神分析师。他在团体中的案例工作尤其强调“医生-病人关系”。这一方式影响了全世界众多的执业者、精神分析师、心理治疗师、社工,及其他健康行业的专业人士。

在德国,督导的各种不同的设置和取向都发展自这些基本观点。从设置的角度看,有个体督导、团体及小组督导,还有机构督导。不同的督导取向则与心理治疗的不同流派及各自不同的理论背景相呼应:比如,精神分析取向的督导(OberhoffandBeumer,),团体动力取向的督导(Foulkes,),系统取向的督导(Brandau,)。几乎可以说有多少理论取向,就有多少对督导的定义(Lippenmeier,;FatzerandEck,;Puehl,;Schreyoegg,;Pallaschetal.,)。本文的督导指的是通过自我反思过程来提高专业能力的临床督导。

Rappe-Giesecke()的整合取向探讨了触及不同“分项”的必要性,这是督导过程的需要。她区分出督导过程的不同分项:案例工作,角色探索,体会和沉淀自我体验,和体制分析。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将谈到不同的分项有利于支持被督导者更深更广地理解自身的专业情境。

对德国舞动治疗师的督导由经“德国舞动治疗师协会(BTD:BerufsverbandderTanztherapeutInnenDeutscland)”认证的舞动治疗培训师提供。协会的督导师认证标准则在年出台。

以下提供两个案例,或可形成舞动治疗师进行团体督导的整体印象。

案例

这里选取的案例来自于我带领的一个督导小组。这个小组由五位有经验的舞动治疗师组成,在两年中每三周督导一次。我会标记某些督导阶段,并会在后文中列出这些阶段。一些特定的术语如“镜像现象”、“一致反移情和互补反移情”也会晚一点在后文中进行定义。

我总是鼓励被督导者在督导中呈报与一个新的来访者进行的首次访谈的情况,因为一般而言,在首次晤谈中,一切都已呈现,却又不甚清晰。

案例1

Eileen,是一个私人执业的心理治疗师,也是一名舞动治疗师,在小组中呈报了如下首次晤谈。

l言语呈报案例:Connie,一个34岁的自由职业的图形设计师,寻求个人治疗,因为数周来,她感觉到乏力、疲惫、抑郁和难以入睡。除此之外,她还描述了与其女性同事在工作中的紧急冲突。她提到她和她的同事进行了十次教练咨询,以澄清工作关系。同样,她们也从一个财务分析师那里寻求了与她们生意上的事情相关的6次的专业帮助。

治疗师Eileen提到,她觉得困惑,当听到这么多“助人者”的时候。她的印象是,这些支持体系实际上分散了来访者的注意力,并且可能让Connie很难真正地投入到治疗关系中。于是,她邀请来访者进行一个简短的动作序列来表达其目前的状况。

l具象化:在督导小组中,我让Eileen展示她所记得的Connie的动作。Eileen用右和左臂进行了水平维度上的两侧和交叉动作,前内驱力呈现为突然和温和(小心翼翼),在中等的动觉范围中。在动作启动时多为束缚流动,动作连续中为中性流动(偏木僵状),并以手臂的死力结束动作,手垂下来。

l言语呈报案例:Eileen描述到她试着聚焦到不同的议题上(职业上的关系、财务问题和女人的抑郁状态)。她感到了如此多的紧张感和压力,觉得来访者应该首先处理具体的工作中的冲突,应该继续完成教练和财务督导。只有在这些结束之后,再开始个人治疗。在提出这个建议后,她描述到,来访者坚持希望现在马上进行个人治疗。Eileen再一次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助人者”太多交错在一起。Connie仍然坚持。她们最后同意两周后开始治疗。就在这一晤谈快结束时,来访者说,可能你的建议是有道理的,我会在另两个咨询结束时给你打电话。Eileen同意,Connie离开。这个结束部分让Eileen十分困惑,询问如果理解这个动力结构。

l自由联想:小组马上开始了对Eileen推迟治疗的开始与放弃开始治疗的“对与错”的讨论。对我来说,这就像是治疗情境中的挣扎的再现。当我分析我们对治疗互动的讨论,我们意识到这是“镜像现象”。我决定从动作的层面进行这一联想阶段。两个小组成员重复了Connie的水平维度的动作,开始降低张力和速度。当她们闭上眼睛的时候,动作变得更柔和,呈现出缓慢、间接和轻柔的内驱力。

她们表明特别需要支持,在强化动作序列结束部分的死力时感到了深深的悲伤。她们不断地在更多或更少一点束缚流中切换,她们探索着这样的束缚流是如何阻断了内在的需求以及如何帮助保持控制。

l提问与澄清:这一简短的动作序列使小组可能接触到来访者的阻抗,感知到其对需求的阻断,和抑郁。在我们的讨论中,另一些在场的小组成员和我感知到了口欲期的被看见、被保持、和被容纳的需求。此时,Eileen认识到在那次晤谈中,她完全没有去镜像这一动作序列,而只是在合理化,在试图“理解”这些动作,而不是像平时那样地去共情。

晤谈的结束部分看上去似乎是Connie的重大胜利,因为她以己的绝望和困苦说服了治疗师(母亲),但最终放弃,而跟随治疗师的建议成为了一个“好的来访者”。

l反移情分析:Eileen的反应看上去似乎是一个反移情反应。小组则努力地去全面理解来访者的压抑的需求。我的内在则开始探索个中的心智聚焦点,以及Eileen角色中的情感共情的缺失。一个严格的母亲给出“好”建议的意象浮现出来。我所想到的一个解释是Eileen的心智态度可说代表了一个补充性的反移情反应。我们假定,来访者可能曾无法在情感上依赖自己的妈妈,因妈妈更多地是给出建议而不是情感上的支持。

l建议与结论:这一案例督导快结束时,我没有给出建议,而是邀请Eileen自己用动作去探索用何种内在态度与Connie开始治疗。她坐在地板上,闭上眼睛,开始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治白癫风办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yl/193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