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象

人物丨这位闽商的ldquo世界地图


★好文推荐★

●重磅│听!厦门会晤和对话会取得哪些成果?中国企业如何点亮世界经济?

●重磅│昨天,这些泉商大咖参加了金砖国家工商论坛!

●泉商│拼了!这位泉州老板在央视节目喝马桶水!原因是……

●泉州这个县被中央“相中”!国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发展前景无限......

●泉商│菲律宾93岁首富的“小气”生活:餐桌剩下两个丸子都要打包

8月24日,新华社播发文章《一个人与一座城:陈嘉庚留给厦门的那些“财富”》,生动阐述了陈嘉庚这个人与厦门这座城的血脉联系,为嘉庚精神这一厦门的城市精神“点赞”。在值金砖会晤举办期间,《厦门日报》于9月4日推出一份独特的“嘉庚世界地图”,追溯嘉庚先生、嘉庚精神在国内外的影响和深刻印记,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全球范围内的嘉庚影响。商小妹现予以转发,以飨读者。

很多小伙伴都做着环游世界的梦

而有位闽商

他的足迹早已遍布世界各地

他的精神跨越时空,愈发闪亮

这个人就是

?

陈嘉庚

陈嘉庚(资料图)

“橡胶大王”

商业版图扩展到五大洲

陈嘉庚,年生,同安县集美社人(时同安县系泉州府辖下),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实业家,有南洋“橡胶大王”之称。巅峰时期,陈嘉庚公司分布于世界的直接代理商遍布五大洲,包括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等,组成了一个国际销售商贸网络。其代表警醒振兴中华民族工商业的注册商标——中国钟标,也随着商品流通为世界人民所认识。

丨陈嘉庚公司产品广告(陈嘉庚纪念馆提供)

捐资助学

嘉庚学子遍及天下

陈嘉庚先后在集美乃至厦门和闽南各地及新加坡等地创办和资助的各种类型学校,总数达所。在如今的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陈嘉庚被师生尊称为“校主”。嘉庚学子遍天下。嘉庚先生创办的厦大在海内外的校友会有87个,其中在境外的就有近30个。

丨集美学校内迁安溪期间,嘉庚先生看望师生(陈嘉庚纪念馆提供)

集美学校是当年陈嘉庚在集美创办的多所学校的总称,包括集美幼儿园、集美小学、集美中学、集美轻工业学校、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集美大学以及集美学校委员会等等。所有曾在这些地方学习过、任职任教过的都会被看作是集美校友,据不完全统计,集美学校在全球各地的校友会有70个以上,其中在境外的就有十多个。

嘉庚精神

广布世界影响深远

嘉庚先生的贡献和影响远不仅仅局限于闽南地区,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陈嘉庚或嘉庚精神影响的深刻的印记,甚至在太空中,都有一颗被命名为“嘉庚星”的行星。以他名字命名的嘉庚星、嘉庚水母、嘉庚路、嘉庚公园、“嘉庚号”科考船、嘉庚路、嘉庚公园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嘉庚楼等,无不折射出世人对他的景仰与怀念。

在海外,嘉庚先生更多地以“TanKahKee”,即“陈嘉庚”的闽南话读音为人熟知,比如新加坡的“陈嘉庚地铁站”,或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陈嘉庚楼”,其英文都以“TanKahKee”标注,嘉庚先生和嘉庚精神的影响力,以这样一种充满“闽南味”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传播,让嘉庚先生的故乡人倍感亲切。

下面,带大家去走走这份

“嘉庚世界地图”

欧洲

●公司:陈嘉庚公司曾在欧洲设立直接代理商。

●校友会:厦门大学英国校友会、厦门大学法国校友会。

非洲

●公司:陈嘉庚公司曾在非洲设立直接代理商。

●校友会:厦大尼日利亚校友会。

大洋洲

●公司:陈嘉庚公司曾在大洋洲设立直接代理商。

●校友会:厦大澳大利亚校友会、厦大墨尔本校友会、厦大新西兰校友会等。

美洲

●公司:陈嘉庚公司曾在美洲设立直接代理商。

●校友会:集美大学加拿大校友会、北美集美校友会、厦大加拿大校友会、厦大美南校友会、厦大印第安纳校友会、厦大波士顿校友会、厦大北卡校友会、厦大硅谷校友会、厦大纽约校友会、厦大华盛顿校友会等。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陈嘉庚(化学)楼: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陈嘉庚楼(TanKahKeeHall),这是美国著名学府中有史以来第一幢以华人命名的大楼,而这座楼是由陈嘉庚国际学会筹款命名的。

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陈嘉庚化学楼。(郑玉宗摄)

国内

北京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由中国侨联首任主席陈嘉庚于年提出倡议,年7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建设,海内外侨界踊跃捐款捐物。博物馆于年9月6日奠基,年10月21日建成开放,馆舍选址在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

●陈嘉庚科学奖:经国务院同意,年2月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正式注册成立,先后设立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奖励在相应学科领域内获得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的在世中国公民。

陕西

●延安:陈嘉庚年冬发起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南洋各地华侨筹赈机关热烈响应,派出代表组成慰劳团。年春夏之际陈嘉庚先生亲自率团回国,并在延安得出结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广东

●陈嘉庚纪念中学:广州市陈嘉庚纪念中学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湾路大岗元北4号,年在陈嘉庚的积极倡议下创办。这所远在岭南的学校与集美学校有着同样的“诚毅”校训。

●中山大学陈嘉庚纪念堂:中山大学前身为岭南大学。陈嘉庚先生捐资兴建的岭南大学附属小学礼堂,于年6月落成。为纪念陈嘉庚先生对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将该礼堂命名为“陈嘉庚堂”。

丨位于广州中山大学的陈嘉庚纪念堂。(资料图)

云南

●腾冲:云南华侨博物馆。

●昆明: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南侨机工是指抗日战争时期,东南亚各国华人子弟组成的“南洋华侨回国抗日机工服务团”。当时他们肩负万南洋华侨的重托,告别家人、回到祖国,在滇缅公路当起了抗日运输队的尖兵,为支援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云南省芒市城郊: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

海南

●海口:南侨机工联谊会、南侨机工广场。

广西

●南宁:南侨机工联谊会。

四川

●四川梓潼县文昌中学: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厦门市民捐款为四川绵阳梓潼文昌中学重建教学楼,这栋教学楼取名为“嘉庚楼”。

青海

●玉树市第二完全小学:作为玉树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重要项目,玉树市第二完全小学的三栋连体教学楼目前已建成投用。建设这座教学楼使用了厦门人民捐献的爱心款,其中一座教学楼根据厦门人民的意愿命名为“嘉庚楼”。

香港

●校友会:厦门大学旅港校友会、厦门大学澳门校友会、香港集美校友会、集美航海香港校友会、香港集美中学校友会、集美侨校香港校友会、集美侨校香港同学会

●集友银行:年在香港注册成立。年香港集友银行股东捐赠万港元设立“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

●香港陈嘉庚国际学会:年在香港成立的陈嘉庚国际学会,拥有超过70位世界级的教授学者为会员,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丁肇中等。该学会于年迁到新加坡。学会还筹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建了一座陈嘉庚楼。

澳门

●校友会:澳门厦大医学院医学会、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集美侨校)澳门校友会。

台湾

●校友会:厦门大学台湾校友会、厦门大学金门校友会。

福建

●鹰厦铁路:鹰厦铁路北起江西鹰潭,南至厦门,全长千米,是福建省第一条出省铁路通道,由嘉庚先生提议修建。工程于年2月动工,年4月12日全线正式通车。

泉州

●华侨大学陈嘉庚纪念堂:为了纪念陈嘉庚先生,年10月,全国侨联发起书面意见,倡议由华侨捐资在泉州华侨大学建立一座陈嘉庚先生纪念堂。

●泉州六中:泉州六中创建于年,据说,陈嘉庚在年获悉泉州六中生存困难后,于次年1月开始捐资扶助六中。

●安溪、南安:年卢沟桥事变之后,集美学校处在敌人的炮火威胁之下。为确保师生安全,集美学校所属师范、中学、商业、农林和水产航海学校被迫穿越战火、辗转迁徙到安溪、大田和南安等地坚持办学。

三明

●大田第二集美学村:因抗战爆发、厦门失陷,集美学校被迫内迁,年1月,集美职业联合学校下辖的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三所中专学校14个班名师生迁到三明大田县,直到年集美学校迁回厦门,前后经历八年。

漳州

●漳州:厦门大学漳州校区位于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校区于年9月投入使用,主要建筑延续思明校区嘉庚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恢宏大气。

龙岩

●长汀: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年底,厦门大学内迁山城长汀办学,厦大迁汀的8年期间,尽管战时物质条件极差,长汀人民仍从各方尽力支持。

厦门

●厦门大学:由嘉庚先生于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

●华侨博物院:华侨博物院位于思明区思明南路,年由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倡办,年落成开放。

●高集海堤、集杏海堤:在陈嘉庚的提议下,两条由集美到厦门岛的海堤——高集海堤和集杏海堤相继建成,打开了连接厦门岛内外的跨海通道。

●同安汽车站:同安汽车站前身——同美公司于年在新加坡发起创办,陈嘉庚是发起人之一,之后修建了20公里的同美公路,公司经营同安到集美的汽车客运业务。

●古龙酱油厂:年陈嘉庚将制作罐头的机器设备折价入股淘化大同公司正在筹办的罐头公司,开办大同食品罐头厂。大同食品罐头厂即是现今的古龙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陈嘉庚先生创办于年的集美学校水产科,现位于翔安区。

●医院:医院,医院,由嘉庚先生于年倡建,医院。

●翔安一中:年8月由陈嘉庚先生所创办,校名原为“集美初级中学马巷校舍”,年2月更名为“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位于翔安区马巷镇。

●同安一中:同安一中的前身是同安县立初级中学,是年秋到年春在陈嘉庚先生倡导下创办的。

丨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村风景如画。(杨景初摄)

●集美学校:年,嘉庚先生回到故乡集美捐资助学,先后创办集美小学、师范、中学、水产、航海等校,后来,人们把这些学校统称为“集美学校”,集美学村也由此诞生。

●集美大学新校区:年,在嘉庚先生创办的原集美航海学院、厦门水产学院等学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了集美大学。集美大学新校区继承了嘉庚建筑风格,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敬贤公园:敬贤公园位于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大门正对面,是为纪念陈敬贤建设而成的休闲公园。陈敬贤是陈嘉庚的胞弟、兴办教育的助手,也是集美学校的“二校主”。

●嘉庚路:嘉庚路西起集美学村大门,东与大社路衔接,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年陈嘉庚回国定居家乡,在建设集美学校的同时,他也对家乡的道路设施进行改善,嘉庚路就是在那时开辟的。

●鳌园:集美鳌园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由陈嘉庚纪念馆、嘉庚文化广场、嘉庚公园、鳌园、陈嘉庚先生故居、归来园、归来堂等7个景点组成。今年3月30日,包括7个景点在内的集美鳌园景区正式免费。

●陈嘉庚纪念馆:陈嘉庚纪念馆于年10月21日开馆,属于鳌园景区的一部分,建筑主体秉承嘉庚建筑风格,是陈嘉庚文物资料的主要收藏展示机构,最珍贵的是陈嘉庚的《南侨回忆录》手稿。

●龙舟池:嘉庚先生于年在厦门海滩上筑堤围垦外、中、内三池,外池俗称“龙舟池”也就是现在的集美龙舟池。当年,嘉庚先生在龙舟池亲自筹划和组织龙舟赛,这一传统赛事延续到了今天,并升格为海峡两岸龙舟文化节。

●集美新城:为了更好地推动厦门的跨岛发展,年2月,厦门市首个崛起的岛外新城——集美新城在杏林湾畔破土动工,新城的建设过程中也融入了“嘉庚”元素:不仅集美新城的公建群沿袭了嘉庚建筑风格,新城的不少地名也与嘉庚有关,比如嘉庚剧院、诚毅大街、诚毅书城等。

东南亚

新加坡

●校友会:集美大学新加坡校友会、厦大新加坡校友会。

丨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资料图)

●怡和轩俱乐部:年成立,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华人俱乐部之一,曾领导新加坡华人社会、甚至东南亚华人社会支持辛亥革命,支持抗日,并作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的总部,陈嘉庚曾是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总理。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是新加坡规模最大的商会,成立于年,陈嘉庚先生对该会的早期活动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仍在发挥巨大作用。

●华侨中学(武吉知马路):新加坡华侨中学年由陈嘉庚创办,是新加坡第一所主要以中文为教学媒介的语言。今天华侨中学已经成为新加坡最顶尖的5所中学之一。

●陈嘉庚地铁站:(TanKahKeeMRTStation)是新加坡地铁滨海市区线上的车站。站点位于武吉知马路和DuchessAvenue交界处。

●南侨中学(旧址在金炎路,现在在盛港新镇):南侨中学的前身为南侨师范学校,于年由陈嘉庚先生设立。

(陈嘉庚纪念馆供图)

●《南洋商报》、《南侨日报》:嘉庚先生也是一位新闻报人,先后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商报》《南侨日报》。值得一提的是,《南洋商报》是《联合早报》的前身。

●新加坡福建会馆:新加坡闽籍华人社团,年至年陈嘉庚任主席。

●南洋大学:新加坡南洋大学是历史上第一所海外华人大学。陈嘉庚回到中国大陆后,他在南洋华侨组织如福建会馆中的一些职位由陈六使继任。继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后,陈六使在新加坡倡议办南洋大学。

马来西亚

●校友会:厦大马来西亚校友会。

●厦大马来西亚分校:简称厦大马校,于年正式办学,是第一所在海外设立的中国知名大学分校,位于吉隆坡。

●马来西亚陈嘉庚纪念馆:为了纪念陈嘉庚的丰功伟绩,由马来西亚多个华社合力筹建的“马来西亚陈嘉庚纪念馆”年10月6日在吉隆坡中华大会堂成立。

●吉隆坡广东义山墓地:南侨机工纪念碑。

泰国

●校友会:集美学校泰国校友会、厦大泰国校友会。

缅甸

●校友会:缅甸集美校友会。

菲律宾

●校友会:厦大菲律宾校友会、菲律宾集美校友会。

印尼

●校友会:厦大印尼校友会。

●梭罗、玛琅:年到年间,为了躲避日本帝国主义的迫害,陈嘉庚先生曾在印度尼西亚度过了长达三年半的避难生涯,先后到达梭罗、玛琅,写就了生平最重要的著作——《南侨回忆录》。

(在亚洲范围内,厦大还在日本创立了厦大校友会。)

他也许没有环游世界,但他的精神和后继者做到了!

除了兴才教育,其治家勤俭的精神深深影响了陈嘉庚及其家人!

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侨英街道乐安东里的陈嘉庚故居,有这么一副楹联:“教子读书无致临时搁笔治家勤俭勿使开口告人”。至今,陈家后辈仍把此奉为重要家训,恪守之、践行之。

一生将大爱奉献给国家、革命、教育事业的陈嘉庚,在家庭生活中,则以严父的形象出现。他认为:“父之爱子,实出天性,人谁不爱其子,唯别有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之爱。且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实乃害之,非爱之也。”

陈嘉庚捐资抗战、助学总是出手大方,动辄万金,但对子女却十分吝啬。第五子陈国庆从学校毕业后,进入父亲的工厂工作。陈嘉庚对陈国庆说,“从现在起,你应当自立了,不要依靠我,我有钱也好,没钱也好,都不会留给你们。”于是陈国庆和工人们一样,从早晨7点干到晚上10点,每天三顿饭都在工厂里排队吃食堂。有一次,工厂里为支援抗战组织募捐,每人捐3块钱。陈国庆囊中羞涩,硬着头皮去求父亲帮忙,但陈嘉庚说:“不行!几块钱对于我是太小的事情,但我就是要从这些小事上培养你们的自立能力。普通工人能做到的事,陈嘉庚的儿子更应该做到。”

陈嘉庚的生活自奉甚约,为后辈表率。他说:“人生在世,不要只为个人的生活打算,而要为国家民族奋斗。”他的遗嘱中对家费是这样规定的:“我亲血脉子孙回家无职业:男子老幼每人每月供给生活费20元。如有职业,不得支取;女子中幼每人每月供给生活费15元,如有职业或嫁出,不得支取。”“每人如逢结婚或丧事,各给费用元”等。

在陈嘉庚的教诲和亲身示范下,陈家后辈虽遍布世界各地,但多秉承了勤俭的美德,并坚持热心公益。

丨陈嘉庚与女婿李光前合影

陈嘉庚的女婿李光前,泉州南安人,在他身边工作10年,受陈嘉庚的影响很深。不仅在生活方面,李光前与陈嘉庚非常相似,均以富而不奢、非常俭朴著称。在热心公益、捐资办学方面,翁婿二人也观点一致。20世纪20年代,事业有成的李光前就开始投资办学。为赞助教育、文化、医药、社会福利以及学业优良的清贫学生,他于年创立“李氏基金”,将每年巨额股资股息所得全部用作兴办教育等公益事业。

陈嘉庚的外孙李成义博士继续发扬嘉庚精神,虽然出生在新加坡,但依然心系故乡,致力公益事业发展。

丨4年李成义先生还乡

光前学村、医院、图书馆、青少年宫、美术馆……原本贫穷落后的南安梅山,在李氏家族的大力支持下,日新月异,已然发展成教育文化强镇。年,在李成义先生昆仲和马来西亚著名实业家李成枫先生的热心倡导和竭力支持下,南安市芙蓉基金会在南安梅山成立。二十几年来,芙蓉基金会每年用于奖教助学、尊老助残的费用在70万元以上。

事实上不仅在梅山,李氏基金的慈善事业早已走出南安,走出泉州。据不完全统计,自年起,李氏基金就和香港李氏基金合作,先后捐资给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南安梅山光前学村、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及其他中国内地公益事业达两亿多元。

(来源:厦门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泉州商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maxianga.com/blyl/4457.html


当前时间: